摘要: 凌迟 枭首 凌迟 凌迟也称陵迟,是一种先残害人的肉体,然后再伤及其生命的极其残忍的刑罚。其过程就像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具体的做法就是在犯人处死之前,将其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让他在痛苦中备受煎熬,慢慢死去。 凌迟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据后晋《刑部式》记...
凌迟
凌迟也称陵迟,是一种先残害人的肉体,然后再伤及其生命的极其残忍的刑罚。其过程就像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具体的做法就是在犯人处死之前,将其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让他在痛苦中备受煎熬,慢慢死去。
凌迟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据后晋《刑部式》记载,当时处死犯人时“或以长钉刺入手足,或以短刀脔入肌肤,乃至累得半生半死”。而凌迟被正式地定为刑名则是在辽代。《辽史》将其列入正式的律文,成为一种法定的刑种。元、明、清各代均沿用凌迟这种刑罚,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才被正式废除。
虽然各朝各代执行凌迟时的具体方式并不一致,但普遍的做法如下:
行刑开始时,刽子手一般会巧妙地一刀剜去犯人的喉结,以免他大喊大叫,然后动手的部位就是背,且每刀剜下的肉必须只有指甲盖大小。
凌迟一个成年人必须要施3357刀,刀刀须见血掉肉,要用大白瓷盘将其贴在上面供观众鉴赏,并要得到观众的赞赏。如果犯人在规定刀数前死去,刽子手将被观众嗤之以鼻,并有可能丢掉饭碗。但实际上,有时执行凌迟的刀数远不止3357刀,如明朝作恶多端的太监刘瑾被凌迟时就被割了三天,共4700刀;明朝崇祯年间,郑曼被凌迟时就被割了3600刀。
枭首
枭首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死刑。枭本是一种鸟名,为什么会被用作刑罚的名称呢?
相传,枭和一般鸟一样由母枭为幼枭哺食,但母枭老了以后,就力尽眼瞎,不能再为幼枭哺食了,这时候幼枭就会啄食母枭的肉来充饥。母枭用嘴死死衔住树枝任凭幼枭啄食,一直到全身被啄光,死后只剩下挂在枝头的脑袋。
幼枭啄食母枭,直至母枭只剩下脑袋挂在枝头的奇特方式后来被人们借鉴到了刑罚制度之中,创造出了所谓“枭首”的刑罚。其行刑的方式就是把犯人的头砍下来,高挂在城门的木杆子之上示众。犯人的头确实跟母枭死后的样子很象,“枭首”就是取名于此。
根据历史记载,枭首之刑发端于商代初期,从秦代开始正式形成制度;汉律中规定,对大逆不道者皆处于枭首;南北朝时梁律有“大罪枭首”的规定;北齐时死刑分五等,枭首位居其二;北周死刑亦五等,枭首位居其四;北魏太和三年(479年),“除群行剽劫首谋门诛,律重者止枭首”。
隋开皇元年(581年),枭首被废止使用;不过到了唐、宋、明、清之时,又偶尔恢复使用,但在总体上有逐渐废止之势;1905年4月24日,枭首连同死刑中的凌迟、戮尸一同被清廷彻底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