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时期水系的变迁-吴淞江

中国历史时期水系的变迁-吴淞江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1-08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9201

标签:

摘要: 当时的吴淞江是一条深阔的大江,所谓“吴淞古江故道,深广可敌千浦”,南北两岸的“塘浦阔者三十余丈,狭者不下二十丈,深者二三丈,浅者不下一丈”。两岸众多支流汇入吴淞江后,江面浩瀚,在当时上海地区最早的海上贸易港青龙镇(今上海市青浦区旧青浦)以东江面呈一喇叭形,海面...

当时的吴淞江是一条深阔的大江,所谓“吴淞古江故道,深广可敌千浦”,南北两岸的“塘浦阔者三十余丈,狭者不下二十丈,深者二三丈,浅者不下一丈”。两岸众多支流汇入吴淞江后,江面浩瀚,在当时上海地区最早的海上贸易港青龙镇(今上海市青浦区旧青浦)以东江面呈一喇叭形,海面称华亭海,海潮自吴淞江口至此形成涌潮。宋梅圣俞的《青龙海上观潮》有“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之诗句,是对当时吴淞江口宽阔、涌潮的生动描述。

青龙镇地属秀州华亭县。华亭县据江瞰海,为蕃商舶贾交错的东南第一大县。它的海上港口就是境内的青龙镇。北宋时青龙镇的海上贸易十分发达。陈林《隆平寺藏经记》云:“青龙镇瞰松江上,据沪渎之口,岛夷、闽、粤、交、广之途所自出,风樯浪舶,朝夕上下,富商巨贾,豪宗右姓之所会”,成为四周“海商辐辏之所”。青龙镇海上贸易的繁荣说明吴淞江下游水流的畅通。

南宋中叶以后,青龙镇的海上贸易渐趋衰落,吴淞江的变迁是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太湖地区是一个四边高、中间低的碟形盆地,其中心部位自地质时期以来一直在缓慢下沉,唐代以前太湖地区的积水由三江排入大海,故唐前太湖地区无大水患。从11世纪初开始,气候转暖,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抬高,造成河道比降减小,曲流发育,再加上东边沿海因泥沙的堆积和海塘的修筑等因素,北宋以后太湖三条排水道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北、南二江淤塞,出水唯吴淞一江。北宋时郏亶已说:“今二江已塞,而一江又浅。傥不完复堤岸,驱低田之水,尽人于松江,而使江流湍急,但恐数十年之后,松江愈塞,震泽之患,不止于苏州而已矣。”南宋时吴淞江下游河道呈现两个特征是江身多曲,水道迂回,泄水不畅,有 所谓“五汇四十二湾”之说,由于河道多曲,“水行汙滞,不能迳达于海”。再是庆历年二年(1042年)因为松江风涛,漕运多败官舟,遂在吴江县境筑松江长堤,界于江 湖之间,由于吴江长堤的阻隔,水流无力,日长时久,积沙难去,以致水患不息,江身 游浅。二是长江水面高,吴淞江水面低,形成了吴淞江下游东高西低的地势。吴舱下游泄水不畅所谓东导于海而水反西流者是也……所谓欲北导于江者而水反南下者是也”。江口常为“潮沙之所积,久则淤淀”。北宋以后吴淞江口已淤出积沙,称为清洲,将江口分成二支,东支即旧吴淞江道,走今浦东新区老界港、虹江、北虫江一线人海;北支即走今黄浦江至吴淞口人海。大约至南宋初年,清洲南面的东支旧吴淞江旧入海逐渐游浅,清洲与南面陆地连成一片,吴淞江由北支走吴淞口入海 的局面始定。由于吴淞江口积沙的生涨,江身的纡回多曲,必然影响到通航,所以当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华亭县市舶司撤销后,外商不至,青龙镇的海外贸易也就骤然衰落。

上海港海上贸易的再度兴起,则依靠黄浦江水系的形成,吴淞江成为黄浦江的支流。江、浦移位是上海港再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太湖水系的一大变化。上海位于吴淞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今自龙华以北至外白渡桥一段黄浦江的前身)岸上,聚落因浦得名。大约到了北宋天圣(1023—1032年)年间以前,在上海设酒务以收税。以后因商业的发展,在南宋末年置镇并设市舶务。

龙镇同在吴淞江沿岸,但前者在后者下游,这说明吴淞江上游河道淤浅,故港口下移。但到了元代,吴淞江下游河道因海潮带来的泥沙大量淤积,江中沙洲发育,江口段又出现河沙汇,水力分散.下游更淤废不堪,疏浚工程太大,一时不能见效,而太湖之水不能畅排,三吴地区经常发生水灾,于是就放弃对吴淞江下游的疏导,改引太湖水从刘家港人海。于是浏河替代了吴淞江成为太湖地区主要排水道。元代和明初时浏河沿岸的太仓,“粮艘海舶、蛮商夷贾辐辕而云集,当时谓之六国码头”。郑和下西洋,庞大船队均由浏河出海,浏河替代了吴淞江成为太湖地区的出海口。上述局面如果长期维持下去,太仓、浏河将替代上海成为太湖地区的对外贸易港,上海不可能再有以后的地位。使上海再度兴起的,则是明初永乐年间黄浦江水系的形成。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