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苏州地区人文现象和地域特色

明清时期苏州地区人文现象和地域特色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8-12-1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7509

标签:

摘要: 苏州地区在淮扬盐商崛起之前,苏州一直是江南的文明渊薮,其 文化地位为扬州所不及。唐宋以来,“苏湖熟,天下足”以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谚语,就反映了世人对江南特别是 苏州的艳羡。然明清以来,苏州地区也是全国赋税负担最重的 地区。明人谢肇淛指出:“三吴赋税之...

苏州地区在淮扬盐商崛起之前,苏州一直是江南的文明渊薮,其 文化地位为扬州所不及。唐宋以来,“苏湖熟,天下足”以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谚语,就反映了世人对江南特别是 苏州的艳羡。然明清以来,苏州地区也是全国赋税负担最重的 地区。明人谢肇淛指出:“三吴赋税之重甲于天下,一县可敌 江北一大郡,破家亡身者往往有之,而闾阎不困者,何也?盖 其山海之利,所入不赀,而人之射利,无微不析,真所谓弥天 大网,竟野之罘,兽尽于山,鱼穷于泽者矣。”然而,尽管苏 南赋税之重甲于天下,由于多样化的生产经营方式,使当地在 经济和文化上仍然保持着全国领先地位。

明代中叶以后,苏州府的生活水平为全国之最。张瀚《松窗梦语》 中指出:“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尤莫过于 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观赴焉。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也;吴制器而美,以为非是弗珍也。四方重吴服而 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是吴俗之侈者愈侈,而 四方之观赴于吴者,又安能挽之俭也。”于是苏州人的服饰、发式、器物,以至于举手投足、言谈语气竟成一时风尚。

苏州地区是当时传统文化中心。清乾隆年间,龚炜就曾指出,苏州府旧属七县一州,自清顺治戊戌科状元、常熟人孙承恩,到 乾隆丙戌(1766年)科状元、吴县人张书勋,科状元已达16名之多。他认为:“前人谓状元是苏州土宜,信然。”据研究,明清两代共 出状元203名,苏州地区有34人,其中清代有状元114人,苏州籍 状元27名,约占四分之一。

故而到乾嘉时代,“苏州出状元”,也为世人所公认。在科举时 代,状元是苏州文人中的精英,这也反映了苏州地域文化积淀之 深厚。同时苏州地区也是消闲雅玩文化的中心。苏州人悉心讲求 生活艺术,并使之日趋精致,为举国上下所企慕:“姑苏人聪慧 好古,亦善仿古法为之,书画之临摹,鼎彝之冶淬,能令真赝不 辨。又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其赏识品第本精,故物莫能违。又如斋头 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即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 由于社会物质的丰富和士大夫空闲时间的充裕,社会出现一批 专为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清客”。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琴棋书画、饮酒赋诗、丝竹音律、吃喝嫖赌,样样俱精,成为 富贵士大夫阶层周围一群帮闲文人。于是苏州地区消闲文化特 别发展,“苏州戏子”或“吴门梨园”,在清代被称为“状元” 之外的苏州又一土产。据沈德符讲述,“近年士大夫享太平 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轻音若 丝、流丽悠远的昆腔,成了南戏声腔中的主流形式,形成了 “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局面。我国戏曲的瑰宝——昆腔即产 生于此。

总之,明清时期,苏州地区雅、俗文化在全国都占领先地位,它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对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研究明清文化,苏州地区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区。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