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郡县制

先秦时期的郡县制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02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633

标签:

摘要: 有关设县的记载最早为楚武王时(前740—前689年)灭权国“使斗緍尹之”,“尹”为楚国县的主官名称。后楚文王(前689—前677年)攻灭申、息,“实县申、息”。楚庄王(前613—前591年)时曾“灭九国以为县”。秦国最初设县为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邦、...

有关设县的记载最早为楚武王时(前740—前689年)灭权国“使斗緍尹之”,“尹”为楚国县的主官名称。后楚文王(前689—前677年)攻灭申、息,“实县申、息”。楚庄王(前613—前591年)时曾“灭九国以为县”。秦国最初设县为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邦、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秦、楚两国的县,大致是通过兼并战争吞灭小国后建立的。晋改都邑绛为县,又“韩赋七邑,皆成县也”,是以大夫封邑为基础而置县的。齐管仲推行制鄙之制,共立五属,“十县为属”,则是通过政治改革改乡鄙为县的。

春秋时期,各国县的由来不同,其发展也就存在较大的差别。齐、晋的县一般用作对臣下的赏赐,如齐桓公予管仲“其县十七”,齐灵公赏给叔夷“其县三百”,县的面积最小。晋景公“赏士伯以瓜衍之县”。晋又“因其十家九县,……其余四十县”,合为四十九县,其面积当大于齐。秦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又大于晋。楚国县的面积最大,楚灵王曾以“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诸侯其畏我乎”而自豪,其广阔可知。秦、楚的县多归国君直接统治,这也是秦、楚两国公室所以强盛的原因。

春秋后期,开始有郡的设置。最早见于记载的为晋惠公元年(前650年),晋公子夷吾私于公子挚曰:“君实有郡县”。又晋定公十九年(前493年)赵简子率师伐齐,在其誓辞中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可见当时晋郡实不如县,这不是因为县大郡小,而郡成为县的统属,乃因郡的创立,多在边地近敌的所在,地远而荒陋;县则由邑鄙演化而来,地近而富庶,郡、县也就有了好、坏的分别。

战国时各国郡的建立,也以三晋为最早。赵襄子二十三年(前453年),“与韩、魏共灭智伯,分晋地而有之”,“魏有西河、上郡,以与戎界边”。楚次之,楚宜王九年(前361年),“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按“巴”在秦,不在楚,一本“巴”作“巫”,当作巫。楚怀王十八年(前311年),张仪言:“秦西有巴、蜀,治船积粟,浮岷江而下,……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可见其时楚确有汉中、巫、黔中三郡的设置。

战国时期郡已普及于各国,大多位于边地,为巩固国防的需要而建立。据《战国策》,“甘茂对曰:‘宜阳,大县也,……名曰县,其实郡也’”。说明战国时郡已大于县,逐渐形成郡统辖县的两级行政区划制度。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