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东北地区吉林语言文字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东北地区吉林语言文字的发展历程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2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006

标签:

摘要: 吉林地区 相关链接 吉林地区 吉林地区的满族大体在清中后期始用汉语,约在清末民初最终完成汉语的转用。据道光年间成书的《吉林外纪》载吉林本满洲故里,蒙古、汉军错屯而居,亦皆习为国语。 近数十年流民渐多,屯居者已渐习为汉语……至各属城内,商贾云集,汉人十居...

吉林地区

吉林地区的满族大体在清中后期始用汉语,约在清末民初最终完成汉语的转用。据道光年间成书的《吉林外纪》载吉林本满洲故里,蒙古、汉军错屯而居,亦皆习为国语。

近数十年流民渐多,屯居者已渐习为汉语……至各属城内,商贾云集,汉人十居八九。居官者,四品以下,率皆移居近城三、二十里内。侵(清)晨赴署办事,申酉间仍复回屯。其四品以上职任较繁者,不得不移居城内,子孙遂多习汉语”。吉林将军衙门“遇有旗民交涉事件,定拟罪名立案多用汉文,清文日渐生疏”。

同治朝时,吉林的双城堡“旗人官兵多半不晓清语”,至光绪朝时“以清语相问答者实不多见”;甚至连清廷千方百计保持满洲传统的宁古塔,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史料记载,宁古塔人“尚淳实,耕作之余,尤好射猎。近年汉字事件日增,竟谈文墨”。

各城汉民渐多,只是满语文废弃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东北地区汉语取代满语已成大势所趋。满族由于长期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多已感到满文肤浅,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屯就流传着这样一种可笑的说法:“满、汉文的书,都是唐僧取经时带来的,走在中途,满文书有一半掉在河里,汉文书却一本也没掉,所以满文书浅,汉文书深”。因此,一些崇尚儒学的满族学者,如完颜谏给阿什坦等将《大学》、《中庸》等经典译成满文,供普通旗人学习,收到良好效果。到民国时期,吉林省“非但汉人不操满语,而满回族人且皆弃其本族之语,而操汉语矣”。《剑桥中国晚清史》的作者亦指出:“黑龙江以南的满洲几乎人人会说点汉语,许多满人甚至已经丢掉了自己的母语,此即汉化的结果”。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