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朝末期黑龙江地区的放垦与移民概况

中国清朝末期黑龙江地区的放垦与移民概况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9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7876

标签:

摘要: 黑龙江地区 局部开禁 全面开放 相关链接 黑龙江地区 清代吉黑两省大致以松花江为界,松花江以北归黑龙江将军管辖,松花江以南归吉林将军管辖。黑龙江省地处北疆,“边漠地区,初无民垦”。康雍年间封禁甚严,仅在黑龙江城(今黑河市)、墨尔根(今嫩江县)、齐齐哈尔...

黑龙江地区

清代吉黑两省大致以松花江为界,松花江以北归黑龙江将军管辖,松花江以南归吉林将军管辖。黑龙江省地处北疆,“边漠地区,初无民垦”。康雍年间封禁甚严,仅在黑龙江城(今黑河市)、墨尔根(今嫩江县)、齐齐哈尔等处设立官庄,为边境兴屯之始。咸丰以前,汉人数量很少,咸同之后始有大规模的移民流入。应该说,在东三省中开放最迅速的,当是黑龙江省。1860年(咸丰十年)至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为局部开禁时期,清廷先后开放了呼兰平原及通肯(今海伦市)、克音(今属绥棱县)、柞树冈(今青冈县)等地区。1904年以后,黑龙江省向移民全部开放。

局部开禁

呼兰平原

清代呼兰城管辖范围,“东至松、黑两江汇合点,即今同江地区;西接蒙古杜尔伯特旗,郭尔罗斯后旗(今肇源县);南以松花江为界;北部包括呼兰、通肯两河流域直到内兴安岭;西北自恒升堡(今兰西县境)以西三四十华里接齐齐哈尔境。全境南北500余华里,东西1400余华里”。这里以呼兰平原为中心,土地肥沃。自咸丰以来直隶、山东游民,多出关谋食,呼兰旗营官庄利其工勤值贱,收为赁佣,浸假私以地售之,岁课其租。该管官苦于伺察,略予规利,亦遂不加诘禁”。

1854年(咸丰四年),黑龙江将军奕山议办招垦,派员对呼兰河流域的上百万晌荒原进行勘查,决定招民人垦种。这次招民开垦,条件相当优越:“招佃时不收押租,按垧只收公用京钱数百文,开垦之初,山林木石,听民伐用,樵采渔猎,一概不禁,以广招徕”。但由于俄国船只进人松花江,清政府担心于防务有碍,未能进行,使这次招垦计划中止。1857年(咸丰七年),御史吴焯旧事重提,奏请开垦呼兰城北蒙古尔山地区(今属木兰县境),提出该地“平坦肥沃,毗连吉林境界,并非参貂禁地,亦与洋船经由之路无涉”,“所得钱粮,可充俸饷”。

通肯、克音、柞树冈地区

直至甲午战争之前,黑龙江省的移民招垦仍被限制在呼兰、巴彦、木兰一带及绥化部分地区。其北部之通肯(今海伦县)及克音(今属绥棱县)大部地区尚为禁区。甲午战后,边疆危机更加严重,财政日益窘迫,东北进入积极开放的时代。

清政府颁布了“东三省为根本重地,山林川泽之利当留有余以养民,是以虽有闲荒尚多封禁,今强邻逼处,军食空虚,揆度时宜,不得不以垦辟为筹边之策。黑龙江之通肯河一段著即开禁,与克音、汤旺河、观音山等处,准旗民等一律垦种,每年所得租银即留备军饷之用,至如何划分旗屯酌定荒价尤须斟酌妥协,事当创始,条目纷繁,著延茂驰往黑龙江会同该将军悉心妥议……”“无论旗丁民户均准备交荒价,领地纳租”。

可见,此时清廷已被迫放弃了歧视民人的政策,由过去的严禁民人开垦改为招民代垦,以至于在部分地区内旗民兼放。准许民人“备交荒价,领地纳租”,这就承认了民人合法的耕种权和在部分地区内的土地所有权,这是通肯地区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

全面开放

然而,局部地区的开禁,并没有解除清廷面临的危机。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放荒筹饷更为迫切,特别是日俄交战,外势内侵,清朝统治者更切感东北边疆的重要,移民实边乃成为当务之急。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廷任命程德全为齐齐哈尔副都统,负责办理江省垦荒事宜。程德全认为,江省应办之事,以“振兴垦务,安插难民”为亟。1904年(光绪三十年),程德全会同将军达桂奏请变通办法,力主黑龙江全省向移民全面开放,得到批准。至此,清廷的东北移民政策“从由移民推动的被动方式走向主动招引移民的方式”,执行了200多年的封禁政策寿终正寝,东北移民运动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移民政策的实施,使黑龙江地区人口数量剧增,据吴希庸统计,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黑龙江人口总数为35,284人,到了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人口总数达到了1,273,391人。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到清朝灭亡,黑龙江省移民垦荒由18.2万户增至26.9万户,由127.3万人增至185.8万人。至清末,黑龙江全省人口已达300多万,50年间,人口增长了1.5倍。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