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坐标参照基准的建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理论上确定坐标参照系统的定义或模式,明确定义地面参考系统的地壳运动、章动和极移理论,以及这一理论所涉及的地球模型;二是建立符合这一地面参考系统的坐标参考框架,坐标参考框架由一些具体的地面框架点组成,通过框架点在地面参...
坐标参照基准的建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理论上确定坐标参照系统的定义或模式,明确定义地面参考系统的地壳运动、章动和极移理论,以及这一理论所涉及的地球模型;二是建立符合这一地面参考系统的坐标参考框架,坐标参考框架由一些具体的地面框架点组成,通过框架点在地面参照系统中的明确坐标值和速度场,来实现和维持所定义的地面坐标参照系统。有了坐标参考框架才能真正从实践上将地球上任意点的位置及其变化在地面参照系统曱加以定量的描述。
我国国家空间参考基准的定义,除已立法确定的大地参考基准外,还必须顾及新技术的发展,采用国际地球参考系统ITRS(InternationalTerrestrialReferenceSystem)的定义。ITRS是一种协议地球参考系统,它的定义为(IERSConventions,1996):
- ITRS所定义的地心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 ITRS的长度为米(SI),是在广义相对论框架下的定义;
- ITRS坐标轴的定向与国际时间局BIH1984.0历元的定义一致;
- ITRS系统的时间演变基准是使用满足无整体旋转NNR(Nc3-NetRotation)条件的板块运动模型,来描述地球各块体随时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