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孙鸿烈副院长致函WDC专门委员会主席 S. Ruttenberg¶
尊敬的 S.Ruttenberg 博士:
4月份我们在北京举行的讨论以后,中国科学院一直与有关部门,如地质矿产部、国家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地震局等协商, 就WDC在中国的活动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中国加入WDC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在相关领域数据的分发与交换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其它的国家或地区来说都是重要的。
现在我代表中国的有关部门,正式申请加入ICSU WDC系统。我们的意见如下:
建立WDC中国国家协调委员会,由不同部门和数据中心或研究所的成员组成,可以协调所有与WDC有关的国内外的工作; 建立中国WDC协调办公室,作为国家协调委员会执行机构,承担日常工作和与WDC其它系统的联系,设在中国科学院。 设立9个学科中心,与WDC系统的其它中心进行分发和交换科学数据:
1.冰川学(兰州)
2.海洋学(天津)
3.气象学(北京)
4.天文学(北京)
5.地震学(北京)
6.地质学(北京)
7.再生资源与环境(北京)
8.地球物理学(北京)
9.空间科学(北京)
我希望中国以建立起综合的学科中心WDC-D的形式加入到WDC系统中。
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建议在ICSU WDC专门委员会有中国的代表。
尊敬的主席先生,自1957年以来,中国在众多国际科学合作项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希望通过中国加入到WDC系统将增强中国和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家和科学研究机构间的了解与合作。
我期待着您的回音。
顺致最好的问候。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孙鸿烈教授
1988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