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城之形制与规模 城垣及城门 相关链接 城之形制与规模 北宋时期东京城外廓形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长方形。内城也如此,宫城则呈正方形。 1.东京外廓系就后周外廓加以扩展的。宋太祖考虑城防,曾将廓城改造为蜿蜒曲折状。嗣经真宗、神宗两度重修。徽宗政和年间又...
城之形制与规模
北宋时期东京城外廓形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长方形。内城也如此,宫城则呈正方形。
1.东京外廓系就后周外廓加以扩展的。宋太祖考虑城防,曾将廓城改造为蜿蜒曲折状。嗣经真宗、神宗两度重修。徽宗政和年间又加修筑,形制颇为方整。八十年代初,曾对东京外廓遗址进行考古勘探。査明东垣全长约7660m,西垣全长约7599m,南垣全长约6900m,北垣全长约6940m。周长达29120m,折合宋里约近52里,与文献记载的“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大体可合。
内城系承唐汴州城,宋时除维修外,形制与规模均无变异。宫城亦承后周之旧,但宋太祖曾于建隆三年拓城之东北隅,周回达五里。
2.东京为宫城、内城、外廓三重环套的城廓配置形制。与隋唐长安及洛阳不同,宫城居内城之中部微偏西北处,是合乎传统“择中立宫”之制的。内城基本上在外廓中央。由于内城方位微偏东,外廓亦随之稍东偏,考古实测,廓城方向约190度这两重城与宫城之正方位略有偏差。
城垣及城门
据文献记载,东京外廓城垣经神宗熙宁年间的修筑,已是“坚若埏埴,直若引绳”。改修后之城垣,“周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横度之五丈九尺,髙度之四丈,西埤谀七尺”,四面筑有敌楼、瓮城。元丰年间,又增筑马面。考古实测四面城垣长度已如上述。就各面墙基遗迹情况论,东垣除中段略内弧外,基本上呈直线,墙宽约10〜20m。西垣亦中段稍内弧,基本上呈直线,墙宽约10〜20m。南垣大致呈直线状,墙宽约10〜20m。北垣略呈直线状,墙残宽约15m左右。
据记载,外廓共有十二城门,六个水门。除四面正门,即南面南薰门,北面封丘门,东面新宋门,西面新郑门,为直门两重,以通御路外,其余各门,皆为瓮城三重,屈曲开门。南面三门,二水门;北面四门;东面二门,二水门;西面三门,二水门。城外有护龙河,阔十余丈。考古勘探发现南垣正南门——南薰门及西垣正门——新郑门的遗址,其瓮城均为长方形,都是“直门两重”,中为御路。其余瓮城,有长方形的,也有半圆形的,门均偏开。
内城共有十门,二水门。南三门,正南门为朱雀门;北三门;东二门,一水门;西二门,一水门。宫城共有六门。南三门,中为正宫门——乾元门(又名宣德门),东、西、北三面各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