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地图符号

地图符号也称为“图解语言”。 是地表要素在地图上的表达形式,是传输信息,沟通客观世界、制图者和用图者的桥梁。 没有好的地图符号就没有高质量的地图。

12.2.1. 地图符号的实质

符号的种类很多,有人们所熟知的语言的、文字的、数字的、物理学的、化学的以及地图上的符号。 故地图符号只是符号应用于地图的一个子类。

地图符号本身可以说是一种物质的对象(图形),它用来代指抽象的概念,并且这种代指是以约定关系为基础的, 这就是地图符号的本质特点。 我们不妨从地图符号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一番分析探讨。

原始地图并无现代地图符号的概念,更谈不上符号系统。 那时的地图大多数就是山水画,实地有什么就画什么,而且越象越好。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要表达的客观对象渐渐多起来了,形象的画法逐渐感到困难。 例如,房屋有草棚、草房、砖瓦房、钢筋混凝土建筑……;桥梁有石桥、砖桥、拱桥、公路桥、铁路桥、钢架桥…, 地图上不可能一一表示它们的个性,而且用图者也不需要了解如此详细的特征。 因此,就需要将制图对象进行分类、分级,即用抽象的具有共性的符号来描绘某一类(级)客观对象。 例如用几种不同形状的符号将桥梁区分为人行桥、车行桥和双层桥等。

显然,地图符号形成的过程,涉及到作出这种“代指”的主体――制图者。 制图者将错综复杂的客观对象,经过归纳(分类、分级)进行抽象,并用特定的符号表现在地图上, 不仅解决了逐一描绘各个客观对象的困难,而且反映了客观全局的本质规律。 因此,这一过程,实质上是对制图对象进行了第一次综合。

地图符号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约定过程。 任何符号都是在社会上被一定的社会集团或科学共同体所承认和共同遵守的,具有“法定”的意义。 尤其在普通地图中,某些地图符号经过多少个世纪的时间考验,由约定而达俗成的程度, 被广大读者所普遍熟悉和承认。 例如,黑色代表居民地、独立地物,蓝色代表水系,棕色代表地貌,绿色代表森林,河流用由细到粗的渐变线表示等。 因此,地图符号的实质是以约定关系为基础,用一种视觉形象图形来代指事物的抽象概念。

12.2.2. 地图符号的分类

地图符号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随着地图内容的扩展、地图形式的多样化,地图符号还在不断变革、补充和完善, 地图符号的类别也更多。 现代地图符号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点状符号的形态特征

Fig. 12.1 点状符号的形态特征

1.按符号的图形特征分类

(1)点状符号:地图符号所代指的概

念可认为是位于空间的点,符号的大小与

地图比例尺无关只具定位特征。 如控制点、

居民点、矿产地等符号。 点状符号的基本形

态可以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图12-1)。

(2)线状符号:地图符号所代指的概念可以认为是位于空间的线, 符号沿着某个方向延伸且长度与地图比例尺发生关系。 例如,海岸线、河流、渠道、航线、道路等。 而有一些等值线符号,如等温线、人口密度线等尽管几何特征是线状的,但并不是线状符号。 线状符号的形态和所代表的实地物体之间的关系有着丰富的内涵。 稳定性好的物体用实线表示,稳定性差的用虚线;重要的用实线,次要的用虚线;精确的用实线, 不精确的用虚线;地面上的用实线,地面下的用虚线。

(3)面状符号:地图符号所代指的概念可以认为是位于空间的面,符号所处的范围同地图比例尺发生关系。 用这种地图符号表示的有水部范围、林地范围、土地利用分类范围、各种区划范围、动植物和矿藏资源分布范围等。

符号的点、线、面特征与制图对象的分布状态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尽管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寻求用相应几何性质的符号表示对象的点、线、面特征,但不一定都能做到这一点, 因为对象用什么符号表示既取决于地图的比例尺,也取决于组织图面要素的技术方案。 城市在大比例尺地图上表现为面,而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只能是点;河流在大比例尺地图上可以表现为面, 而在较小比例尺地图上是线。 由于地图上要素的需要,面状要素也可以用点状或线状符号表示, 如用点状符号表示全区域的性质特征(分区统计图表、定位图表); 用等值线来表现面状对象等。

2.按符号和所表示对象的比例关系分类

按符号与地图比例尺的关系可将符号分为: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和不依比例符号。

制图对象是否能按地图比例尺用与实地相似的面积形状表示,取决于对象本身的面积大小和地图比例尺大小。 只有在一定比例尺的条件下,制图对象的宽度或面积仍可保持在图解清晰度允许的范围内时, 才可能使用依比例符号。 依比例符号主要是面状符号;半依比例符号是指线状符号;而不依比例符号主要是点状符号。 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 有些依比例符号将逐渐转变为半依比例符号或不依比例符号,因此不依比例符号将相对增加, 而依比例符号则相对减少。

3.按符号所表示制图对象的地理特征量度分类

按符号表示的地理特征量度可将符号分为定性符号、定量符号和等级符号。

定性符号即表示地理要素的类别、性质的地图符号。 如三角点、塔、独立树等符号。

定量符号即依据某种比率关系来表示地理要素数量指标的地图符号。 这种比率关系和地图比例尺无关,借助此比率关系可目估或量测制图对象的数量差异。 如用不同大小图形符号表示城市人口多少的符号。

等级符号即表示地理要素的顺序等级的地图符号。 此种地图符号表示制图对象的大、中、小或按其他分级方法所分的概略等级顺序, 如用大、中、小三种不同大小的圆表示大、中、小三种城市等级(祝国瑞,2004)。

12.2.3. 地图符号的设计要求

地图符号设计以能快速阅读、牢固记忆、为大多数读者所接受为基本出发点。 不同性质和用途的地图,对地图符号的设计有不同的要求,但总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符号要简明、形状要图案化

地图符号要求形象艺术,构图简单,含义明确,便于绘制和记忆。 设计时,要以景物的真实形状为主要依据,突出物体最本质的特征,舍去次要的碎部,对无形可参考的现象, 主要以象征或寓意的方法来设计,如以“火炬”象征光明或革命。 总之,地图符号要求以简明、图案化的形象来表达事物,激发人们对实际事物的联想。

2.符号应有概括性和表现力

设计地图符号,在于把事物的共同特征概括、归纳在一起,抽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及其特征, 建立典型而有代表性的符号图形。 如地形图用以表示树林种类的针叶林、阔叶林符号,以树的外形和叶形特征,概括所表示的树林种类, 既将树林总的特征概括于其中,又有强烈的表现力,但不是树林实际形状的真实写照。

3.符号应有独立性和逻辑系统性

每类符号均应有自己的独立特点。 在同类符号中,各个符号之间既要求有明显的区别,又能在形式上保持某种联系, 结合事物的性质、数量建立一定的系统。 如道路虽属线状符号之类,但却又区别于其他线状符号。 而在同类符号中,各种道路符号的线划粗度、虚实等又有明显的区别和一定的联系。 结合分类、分级,便能清楚看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4.符号色彩要有象征性

长期以来,五彩缤纷的大自然给人们造成了概念印象,使色彩逐渐形成了习惯象征涵义。 符号设计如能善于利用这种象征意义,就会加强地图的显示效果。 如植被用绿色,地势用棕色,水体用蓝色;热用红色,冷用蓝色等。

5.符号总体要有艺术性

在保证符号科学性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符号的总体艺术性。 设计的符号应给人有一种美的享受。 符号本身应构图简练、美观,色彩艳丽、鲜明,高度抽象概括。 符号与符号之间,则要求相互协调、衬托,成为完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