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教育制度的特点

宋朝时期教育制度的特点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2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17451

标签:

摘要: (一)中央官学 (二)地方官学 宋朝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宋初由于重视科举取士,虽设官学,而未被重视,自三次兴学运动后,才在中央和地方陆续建立起了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绍兴、乾道、淳熙年间,官学亦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官学教育制度分...

宋朝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宋初由于重视科举取士,虽设官学,而未被重视,自三次兴学运动后,才在中央和地方陆续建立起了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绍兴、乾道、淳熙年间,官学亦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官学教育制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有国子学、太学、辟雍、四门学、广文馆、武学、律学、小学等;属于中央各局管辖的有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直属于中央政府的有资善堂、宗学、诸王宫学、内小学等。地方官学有州学、府学、军学、监学以及县学,属于地方政府及诸路提举学事司管辖。

(一)中央官学

1.国子学、太学、辟雍
国子学亦称国子监。它既是宋朝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又是最高学府。国子学招收“京朝七品以上子孙”为学生,称国子生。

太学的地位比国子学低,招收八品以下子弟或庶人之俊异者为学生,设立的时间也较迟,但办理得比国子学有成效。它是宋朝兴学育才的重点,也是中央官学的核心。

辟雍是太学的分校,始建于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当时蔡京主持“崇宁兴学”,各地州学每三年一次向太学选送学生,为了安置这些新生,于开封南郊新建辟雍,“外圆内方.为屋千百七十二楹”,并将原太学外舍也合并于此。

2.四门学、广文馆 

这两所都是为士子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而设立的预备学校。四门学始建于仁宗庆历三年讼元1043年),招收“八品至庶人子弟充学生”。广文馆设立于哲宗元枯七年必元1092年),目的在于,以待四方游士试京师者”,学生曾达2400人。

3.专科学校

宋朝的专科学校有六所: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

(二)地方官学

宋朝的地方行政分为三级:第一级为路;第二级为州、府、军、监(一般设州事府,特殊情形才设军、监);第三级为县。路不直接设学,仅置学官管辖所属各学校。因此,宋朝地方学校仅有两级,即由州或府、军、监设立的,称州学或府学、军学、监学,由县设立的称县学。由于州、县设置最普遍.故宋朝大量的地方学校是州学和县学。

宋朝地方官学一般都有颇具规模的校舍,分成教学、祭祀、娱乐、膳食、住宿、收藏等几大部分。普遍设立藏书楼,藏书往往相当可观,并具地方特色。在教师和学生管理上也形成了一定的规章制度,如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创立的“教官试”,即诸州学官必先赴学士院考试,“优通者”才能任职等。在办学经费上,实行以学田为主,政府资助、社会献田、捐款集资、学校刻书创收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办法,等等。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