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合理开发之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中国水资源合理开发之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06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3477

标签:

摘要: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相关链接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核心,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十五”时期,我国确立了甘肃省张掖市、四川省绵阳市、辽宁省大连市等12个全国节水型社会...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为核心,进一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十五”时期,我国确立了甘肃省张掖市、四川省绵阳市、辽宁省大连市等12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通过典型引路、经验推广,重点推动了河西走廊、东部沿海、南方水污染严重地区和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建设中国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形成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一系列基本经验。

“十一五”期间,全国各地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人手,注重制度和基础能力建设,开展节水工程建设,加强节水工作的监督考核,初步构建了以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和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四大体系”,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05年的169m3下降到2009年的116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5提高到2009年的0.49。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人了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节水型社会建设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加强需水管理,强化节水减排,进一步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产业结构和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匹配,进一步加强用水方式转变,优化用水结构,在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前提下,提高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城市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突破试点模式的局限性,整合各类资源,各部门和全社会合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在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基础上,全面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生活、服务业。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