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资源开发 中国 缅甸 老挝 泰国 柬埔寨 越南 相关链接 水资源开发 流域内各国对水资源的贡献率不同,所拥有的资源财富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导致各国水资源利用目标、关注的问题、参与区域合作程度与态度等均有明显差异。 中国 中国境内澜沧江...
水资源开发
流域内各国对水资源的贡献率不同,所拥有的资源财富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导致各国水资源利用目标、关注的问题、参与区域合作程度与态度等均有明显差异。
中国
中国境内澜沧江流域以山地为主,耕地稀少,人口少且居住分散,生活用水与农业用水增长有限。但水能资源丰富,为此我国的目标集中于干流水电和国际航运开发,其水资源利用均为非消耗性用水。
缅甸
缅甸位于流域内的国土面积很小,仅为2%,且对流域水资源的依赖性小,因此,其境内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对他国的影响、或其他流域国资源开发对其影响均较小。
老挝
老挝是流域内没有出海通道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23.68万km2,约80%是山地和高原,位于流域内的国土面积85%。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农业人口占90%。湄公河是老挝的生命线,境内干流河段及其支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老挝开发或参与开发流域水资源的主要目标有:灌溉6万hm2土地以发展农业;参与开发国际航运以打通出海通道;开发丰富的水能资源以换取外汇。
泰国
泰国位于流域内的国土面积占35.9%。农业生产虽只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但却占该国出口产品的60%,占就业人数的70%。目前,其东北部呵叻高原可耕地约850万hm2,占总可耕地近50%,但受雨影区影响,干燥缺水,实际灌溉面积约50万hm2,其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为此,利用流域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是其重要目标。
柬埔寨
柬埔寨国土面积18.1万km2,其中86%位于流域内,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可耕地面积670万hm2,境内的流域区和洞里萨湖(又称大湖)沿岸为著名产米区。洞里萨湖是流域内最重要的天然调节湖泊,也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渔业基地,该湖的渔业产量约占流域的60%,是其国人蛋白质主要来源,为此,该国的水资源利用的两大目标是:确保洞里萨湖的水资源平衡及其周围地区农业灌溉用水。
越南
越南位于最下游,境内的湄公河三角洲面积3.95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2%。为越南的“粮仓”,是流域最富饶的区域,其水稻产量占全国的50%,占其农业总产值的40%,每年出口大米150万〜200万t。该区农业的发展刺激了该国经济的“复苏”。但面临着海水倒灌导致农田盐渍化与湿季大量洪水泄人对农田淹没的压力。为此,越南的水资源利用目标是:扩大三角洲地区灌溉农业、河口地区水产养殖业;同时力求流域上游国家在利用水资源时增加或不减少河口径流量,以防止海水人侵对其耕地的危害。
目前,整个流域内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要集中于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水电与航运开发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