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资源开发利用 相关链接 水资源开发利用 长江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4.57万余座,占全国水库总数的53.7%,水库总库容1745亿m3,兴利库容1004亿m3,其中大型水库151座,总库容1186亿m3,兴利库容619亿m3;建成引水工程24....
水资源开发利用
长江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4.57万余座,占全国水库总数的53.7%,水库总库容1745亿m3,兴利库容1004亿m3,其中大型水库151座,总库容1186亿m3,兴利库容619亿m3;建成引水工程24.7万处,年引水能力568.5亿m3;提水工程12.1万处,年提水能力767.9亿m3;跨水资源一级区调水工程11处;塘坝堰480.7万处;农村分散的手工、机械井约701万眼;集雨工程约268万处。
根据1995〜2006年同期平均水资源量以及供用水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7.8%,低于全国平均值,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但各水资源分区之间差异很大。自1980年至今,长江流域人均用水量基本维持在400m3左右的水平,经济发达、农田灌溉用水较大的地区一般人均用水指标较大。长江流域从西到东,人均用水指标一般呈递增趋势。2006年长江流域人均用水量420m3,万元GDP用水量为297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33m3。2006年,长江流域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指标为138L/人,城镇生活综合用水指标为205IV,中下游地区普遍高于上游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指标为77L/人。1980年以来,长江流域农田灌溉亩均综合用水量在450〜570m3,总体变化不大。
2010年流域总供水量1983.5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1889.7亿m3,占总供水量的95.3%;地下水源供水85.3亿m3,占总供水量的4.3%;其他水源供水量8.5亿m3,占总供水量的0.4%。农业用水量948.50亿m3,工业用水746.68亿m3,生活用水268.43亿m3,生态环境用水19.89亿m3(表1)。
表1 2010年长江流域水资源分区供水与用水置(亿m3)
水资源分区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其他 |
总供水量 |
农业 |
工业 |
生活 |
生态环境 |
总用水量 |
长江流域 |
1889. 72 |
85.25 |
8. 53 |
1983. 50 |
948. 50 |
746.68 |
268. 43 |
19. 89 |
1983.50 |
金沙江石鼓以上 |
2. 94 |
0. 13 |
0. 00 |
3. 07 |
2. 34 |
0. 13 |
0. 60 |
0. 00 |
3.07 |
金沙江石鼓以下 |
63.57 |
2. 42 |
3. 30 |
69. 29 |
38. 15 |
16.39 |
11.54 |
3.21 |
69.29 |
岷沱江 |
115. 84 |
10. 05 |
1. 37 |
127.26 |
71. 25 |
36. 09 |
18. 76 |
1. 16 |
127.26 |
嘉陵江 |
77.21 |
7. 74 |
1. 63 |
86. 58 |
43. 91 |
22. 77 |
19. 07 |
0.83 |
86.58 |
乌江 |
45. 93 |
3. 70 |
0.42 |
50. 05 |
21. 93 |
18. 31 |
9. 46 |
0. 35 |
50.05 |
宜宾至宜昌 |
86.03 |
1. 34 |
0. 13 |
87. 50 |
24. 17 |
46.31 |
16. 46 |
0. 56 |
87. 50 |
洞庭湖水系 |
343. 54 |
23.79 |
0. 02 |
367.35 |
213. 69 |
8. 53 |
51.44 |
3. 69 |
367.35 |
汉江 |
126. 63 |
17. 79 |
0. 22 |
144.64 |
70.23 |
57.03 |
16.86 |
0. 52 |
144.64 |
鄱阳湖水系 |
213.47 |
9.01 |
0. 00 |
222. 48 |
146. 87 |
46. 60 |
25. 32 |
3.69 |
222. 48 |
宜昌至湖口 |
168.97 |
5. 61 |
0. 68 |
175.26 |
81. 40 |
72. 59 |
21. 00 |
0.27 |
175.26 |
湖口以下干流 |
290. 94 |
3. 05 |
0. 69 |
294. 68 |
143. 20 |
119.48 |
29.45 |
2.55 |
294.68 |
太湖水系 |
354. 65 |
0. 62 |
0. 07 |
355. 34 |
91. 36 |
212. 45 |
48. 47 |
3. 06 |
355. 34 |
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虽较丰沛,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供水工程不足,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局部地区供用水矛盾较为突出,现状缺水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腹地、滇中高原地区、黔中地区、湖南湘南湘中地区、江西赣南地区、汉江唐白河地区、湖北鄂北岗地等地区;二是工程性、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并存,主要为工程性缺水,上游和河源的局部地区也存在资源性缺水问题,下游地区,特别是一些沿江城市和部分湖泊存在水质性缺水情况,局部地区存在深层承压水利用量较大的现象;三是部分农村饮水安全没有保障,存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及血吸虫病疫区的饮用水问题; 四是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利用方式还很粗放,节水管理与节水技术还比较落后,用水浪费现象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