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寒区的分布 寒区水文特点 相关链接 寒区的分布 中国寒区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和新疆西北三省区;西南的西藏,四川西部的阿坝、甘孜,云南的滇北、玉龙雪山和高黎贡山的北部;东北黑龙江的东北部和西北部,以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上述地区之间的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寒区的分布
中国寒区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和新疆西北三省区;西南的西藏,四川西部的阿坝、甘孜,云南的滇北、玉龙雪山和高黎贡山的北部;东北黑龙江的东北部和西北部,以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上述地区之间的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区除外,包括低纬高海拔和高纬低海拔山区。从分布的山脉来看,主要分布于西部高山区包括阿尔泰山、天山和青藏高原及其边缘的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祁连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和橫断山区等以及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山区。其中东北寒区属于高纬度寒区,而其他寒区则为高海拔寒区。
寒区水文特点
寒区河川径流的形成不同于非寒区。一般河川径流主要受降水和气温控制,降水是主要的控制因素,气温状况也会对径流产生影响,气温升高会引起蒸发增大,导致径流减少。而寒区河流则恰恰相反,径流形成受气温的影响更大,气温的升高会引起冰雪消融过程加剧,从而导致径流的增加。当然,冰川径流、融雪径流和冻土水文过程之间也存在差异。对冰川径流而言,由于冰川面积一般在短时间内变化较小,在一年内可以认为基本稳定,因此冰川径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热量条件(气温的高低);对于融雪径流,积雪量主要由积雪面积和积雪深度两个变量控制,尽管融雪过程受热量条件的控制,但融雪径流总量的大小主要受积雪量的控制,相对于冰川而言,积雪量或面积是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季节性变量,因此融雪径流量是一个热量条件和积雪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多年冻土区径流,冻土对径流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冻土的不透水性,使得直接径流系数较大,地下水的补给较小。实际上,由于多年冻土区内冻土深度、连续性等原因的影响,还是产生一定数量的地下径流。多年冻土径流的特点是冬季径流小甚至无径流。
积雪、冰川和冻土地下冰在水循环过程中均对径流过程有一定调节作用。其中,积雪由于季节性的特点,只能对径流产生季节性调节。山地冰川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可以年到数十年乃至百年计,多年冻土地下冰的释放(或调节)的时间尺度更长,达到千年乃至万年尺度。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更新期。依据中国冰川编目资料和冰川径流量估计,中国冰川的更新时间大概为85年。
除此之外,河冰的形成和融化过程也是寒冷条件下的一个重要水文过程。北方地区,由于冬季的寒冷条件,在河面形成河冰,而在春季融雪径流开始形成时,河冰会形成冰坝,堵塞河流,形成春季冰凌洪水。在寒区由南向北流动(北半球)的河段几乎每年都有冰凌发生。如黄河从宁夏到内蒙古段,以及西伯利亚流人北冰洋的几条河流。
依据中国寒区河流来自冰川、积雪、降雨等的径流补给比例,大致可以分为融雪补给型、雪冰融水、雨水-冰雪补给型等类型河流。同时,在中国西部,高山嶙峋,山盆相间,河川径流补给包括冰川融水、融雪径流、降雨和地下水补给等,径流补给的垂直分带性明显。
根据研究对象寒区水文学大致分为冰川水文、冻土水文、积雪水文三大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