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强大的朝代之一,可与前期封建社会西汉王朝并美。自兴至亡,前后历时达二百九十年。 李渊(高祖)虽是唐代的开国皇帝,但开创唐王朝基业的实为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仅建立了这个王朝,而且还为这个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君主...
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强大的朝代之一,可与前期封建社会西汉王朝并美。自兴至亡,前后历时达二百九十年。
李渊(高祖)虽是唐代的开国皇帝,但开创唐王朝基业的实为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仅建立了这个王朝,而且还为这个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君主,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施政处处以安民、利民为本。他能纳谏,且知人善用,这便是他取得贞观之治的成功原因。
唐代政治制度虽多继承隋代传统,但随形势变迁,也是有因有革的。其中一主要制度,大体上都是唐太宗时制订的,嗣后固有所调整,但基本精神并无大的变化。
官制
唐中央机构体制及官制,基本上仍承隋制传统,无大变动。地方行政建制作了调整,分全国为十道。道下设州、县及与州同级之府(都督府及京兆、河南二府)。
科举制
继承隋代开科举士之制,士主要来自学校和州县的乡贡,考试由吏部主持。
刑律
隋文帝时刑律尚较持平,炀帝又转尚苛刻。唐高祖废除炀帝法令,太宗时定唐律,就隋律删繁就简,改重就轻,又定唐令。
兵制
承隋府兵制,并加以改进。全国共六百三十四府,统归中央十二卫管辖。民年二十服兵役,六十免役。除府兵制外,必要时还辅以募兵制。
以上几项,便是唐太宗所制定的主要政治制度,其他一些政治措施就不多述了。
突厥是唐初北方强敌,曾一度威胁长安。太宗征服突厥,声威大振,四方诸侯纷纷来附,尊他为“天可汗”。唐太宗处理国内少数民族问题,颇能一视同仁,所以赢得各民族的爱戴。
高宗是个庸碌的君主,所幸初继位时有贞观老臣辅政,以后又由皇后武则天掌权,因而贞观的成就得以巩固和发展。
武则天很有政治才能,她一方面以谋略取得政权,先以太后临朝听政,继之改朝称帝。在称帝之前,改洛阳为神都,并变更唐官制,以作准备。另一方面又极力控制大权,善于使用各种人才为她效力。在她执政四十多年中,政治修明,边境安宁,人民安居乐业,国力益强。起到了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历史作用。
武则天晚年取消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恢复唐的国号和唐代制度。
武则天去世,唐睿宗继位,旋让位给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开元年间唐玄宗励精图治,曾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他能选拔贤才,又能纳谏,颇有太宗遗风。社会稳定,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开元之治足可与贞观之治并称。
玄宗对政治制度,作了些调整补充。例如刑律制度,增编了“开元前格”及“开元后格”。地方行政建制,则作了较大的调整。全国共为十五道,各道均置采访使,有如汉代的州刺史。官制亦有变动,不过这些都是在太宗定制的基础上,随形势要求,而进行调整的。政治制度变革较大的为兵制。玄宗废府兵制,改为募兵制,增置“节度使”,作为一个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募兵制及节度使制,为边将拥兵自重,创造了条件。
由于政绩昭著,国富民安,玄宗不免滋长了自满情绪。嗣后又宠幸杨贵妃,贪图淫乐,加之亲信宦官,伎臣当道,致天宝年间政治日趋腐败,导致发生安史之乱,使统一而富盛的唐王朝,又走向割据战乱的局势。
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公开叛变,揭开了唐王朝与割据势力之间斗争的序幕。叛军攻入长安,玄宗逃往成都。肃宗继位,幸得李泌、郭子仪、李光弼等辅助,战局方得转危为安。
此后唐王朝政治迄无重大起色,先是藩镇割据,虽经平息,继之又发生朝廷内部的朝臣与宦官之争,以及朝臣之间的朋党之争。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加之对人民剥削更加深重,足致爆发了农民起义。
公元859年,首先由宁国人裘甫揭竿起义,接着濮州(山东鄄城县)人王仙芝在河南长垣县起义,次年,冤句县(山东)人黄巢又起兵响应。王仙芝投降被杀,黄军渡长江,又进至闽江地域,以及珠江地带,声势浩大。旋又回转河南,继之攻陷洛阳、长安,给唐王朝以沉重打击。黄巢部将朱温反叛,投降朝廷,同时沙陀酋长李克用率兵攻入长安,黄巢失败,被杀于兖州莱芜县。
在与起义军作战中,唐朝各种割据势力也乘机争夺地盘,而唐王朝统治集团内部宦官与朝臣争权斗争愈加尖锐,相互攻杀,已无力对付割据势力。终于在公元907年由唐昭宗以禅让形式,让帝位给朱全忠,改国号为梁,从而结束了唐王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