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本概况 加强城防体系 总体布局的革新 基本概况 东汉末,雒阳经董卓大破坏后,城市沦为废墟,人民流散四方。曹操统一北方,中原局势略渐平稳,雒阳亦稍得喘息。 曹丕称帝(魏文帝),自邺城徙居雒阳,以此为都,改称洛阳。他在残破不堪的丘墟上,按其时形势要求,着...
基本概况
东汉末,雒阳经董卓大破坏后,城市沦为废墟,人民流散四方。曹操统一北方,中原局势略渐平稳,雒阳亦稍得喘息。
曹丕称帝(魏文帝),自邺城徙居雒阳,以此为都,改称洛阳。他在残破不堪的丘墟上,按其时形势要求,着手经营魏朝的国都。由此可见,他的洛阳城市规划当是东汉雒阳城市的改造重建规划,这个性质便决定了曹魏洛阳规划的主旨和其相应的基本规划措施。
考察史料记述,我们不难发现,曹魏重建洛阳并非恢复东汉雒阳旧观,而是按照时代发展形势,吸取邺城规划革新经验,对旧的雒阳规划进行适当改造。使之既能切合现实要求,又为推进其所倡导之城市规划发展主流,作出新的尝试。本着这一宗旨,曹魏洛阳规划采取了如下几点重大规划措施。
加强城防体系
仿效邺城三台,于城西北隅筑金墉城,以拱卫宫廷,提高城市防御能力。
改革东汉南北宫制
先营北宫,继之又建南宫太极殿。不过有迹象表明,并非恢复汉南北宫制旧观。不仅宫址似有调整,宫廷区占地面积亦有所压缩。既改善了城内交通,也为城南布署其他功能分区,如庙社区等,创造了条件。
适当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结构
由于强化城防体系,改革旧的南北宫制以及调整城市功能分区等,因而导致城市总体规划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汉雒阳城市布局的这番调整,为发展营国制度传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突出城郊经济向东发展的规划格局
洛阳城郊发展格局,实关系京城与京畿以及相邻经济区的结合问题。前论东汉雒阳城郊系以政治活动居中,经济活动居两翼的发展格局来规划的。魏晋虽基本上仍继承这种格局,但因淮河流域及江南地区的经济日益繁荣,故魏晋洛阳城郊经济呈突出向东发展之势。因此,规划亦采取了相应措施,如改善东郊桥梁建设,以利交通;建旗亭、置市官,以适应扩大市场的管理要求,如此等等,都体现了城郊经济重在向东发展的规划格局。
由于采取了这些改革措施,曹魏洛阳城市规划实与东汉雒阳规划又有所不同,可视为东汉雒阳规划的新发展。它不仅影响南朝建康规划,更为过渡到北魏洛都规划准备了条件。
魏晋政权是以禅让形式更迭的。因未发生战争,故洛阳城市亦未因改朝换代而蒙受损坏。所以晋都洛阳城市规划,基本上仍承魏旧,无什大的变化。嗣后纵有修建,多属充实之举,并不影响城市总体布局。
以上所述,便是魏晋洛阳的城市的若干基本概况。总的说,魏晋洛阳的城市规模、形制,城垣以及城门等,基本上均承东汉之旧,并无什么变动。唯城的规划,由于采取上列措施,导致城市总体布局,乃至个别分区规划,发生了变革。这种变革,不仅足以克服东汉雒阳规划的弊端,且为洛阳规划的新发展开拓了前景。
总体布局的革新
从历史文献留下的一些迹象看,曹魏洛阳的城市总体布局,似与东汉雒阳有所不同。这种不同的由来,主要源于改革东汉南北宫制。按《水经注》载,魏明帝曾置铜驼诸兽于阊阖门前南街,故这条宫门前的南街即称铜驼街。此街修筑有驰道,直达宣阳门,是当时洛阳城内的主干道。据《水经注》称,铜驼高九尺,脊出太尉坊,可见铜驼当置于北魏太尉府附近。这样,便可从铜驼的位置,推知曹魏宫门——阊阖门的相对位置当临中东门内横街1。换言之,此街可能是曹魏宫城的南界。《水经注》又指出,与北魏永宁寺相对之铜驼街渠左,即魏晋太庙故址。那么,本“左祖右社”之制,则此渠右之永宁寺附近尚应有魏晋社稷遗址。据《水经注》有关魏晋宗庙故址的记述,是魏晋宗庙当建在汉南宫基址内倘果真恢复了汉南宫,如此布置宗庙,显然是不合理的。
本来魏文帝徙都洛阳,先于大夏门内营北。继之明帝又仿效邺城三台,营建金墉城。这样安排,显见有仿效邺城市南宫北的总体规划格局之势。嗣后明帝大营宫室,致建南宫太极殿等。不过此时所谓的南宫,看来似与汉制不同,很可能系就文帝所经营之北宫向南展延。两宫呈毗连之势,汉时原有的一里间距已不存在。如此改革,实际上是将汉之两宫集中为一宫,分为南北两部分而已。经过这番改革,不仅克服了汉南北宫制的弊端,而且《元河南志》谓魏城门皆循汉名,晋时此门称东阳门。
按晋武帝太康八年改营太庙,《宋书》谓改筑于宣阳门内,穷壮极丽。《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元河南志》。使宫前有广阔余地,足以沿城之主轴线——铜驼街,布列官署及庙社等功能分区。此轴线自宫城一直延伸至南城外礼制建筑区以及郊坛,更加突出了宫城在总体上的主体地位。曹魏对东汉雒阳总体规划的革新是有成就的,不仅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也为北魏洛都规划的进一步改革开了先河。就规划体制而言,正是革新“秦制”,发展营国制度传统的尝试。
《水经注》关于魏晋宫城的记述也有矛盾,同一段文中却又说:“魏明帝上法太极,于洛阳南宫起太极殿,于汉崇德殿之故处”。其他文献尚未见有此说,这里只把此说提出来,作为质疑。确否?有待日后考古发掘验证。OSGeo
-
资源来源:《元河南志}谓魏城门皆循汉名,晋时此门称东阳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