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宋的诗词 相关链接 南宋的诗词 北宋亡于女真,南宋避地江南,屈辱苟安。诗人们依据他们的经历而激起多种的情思:离黍的哀思、飘泊的愁怨、投降的耻辱、光复的壮心,所有这些都发为诗词。汉族人民反抗金兵南侵,要求恢复大好河山,成为南宋一代诗词的主流。这一时期有...
南宋的诗词
北宋亡于女真,南宋避地江南,屈辱苟安。诗人们依据他们的经历而激起多种的情思:离黍的哀思、飘泊的愁怨、投降的耻辱、光复的壮心,所有这些都发为诗词。汉族人民反抗金兵南侵,要求恢复大好河山,成为南宋一代诗词的主流。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大都或多或少地受过江西诗派的影响,但他们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部分或全部地摆脱了江西诗派的束缚。
南宋初年的诗人曾儿与江西诗派的渊源根深,但他的诗凤清淡,词意明快。他是大诗人陆游的老师,曾因件秦桧而去职。作家陈与义刻意学杜诗,在艺术技巧与思想内容上都高出于同时代的江西诗派中人。他不满南宋王朝的逃跑退却,作品中对沦陷的故乡寄予无限的深情。南宋初的几位著名人物岳飞、张元干、张孝祥等,都是坚定的抵抗派。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一首,浩气凛然,强烈地抒发了抗金报国的雄心壮志,是南宋人民抗金斗争的精神的凝结。张元干的《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和“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二首,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坚贞不屈,反对投降的高尚品格。稍晚的张孝祥,在《六州歌头》“长淮望断”里,以炽热的情感叙说了人民渴望恢复的激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藻霓族。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二张的词,直接继承了苏轼豪放的风格,下开辛弃疾一派的先河。
李清照
李清照是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李清照于前辈词人颇推重秦观、黄庭坚。李清照的词接近正统的婉约派。她认为词与诗不同,“词别是一家”。由于过分地强调词的音律与婉约的传统手法,她的词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受到很大的局限,但在技巧上十分纯熟,语言艺术上的造诣达到了高峰。
南宋的诗人,旧来都以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和陆游并称为四大家。不过尤表现存的作品,不很相称。杨万里,自号诚斋,早年学江西诗派,后来转而师法自然,创为一种清新活泼、平易流畅的“诚斋体”,写成了不少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抒发忧国忧民情感的诗篇。范成大,号石湖,他出使金国时写的七十二首七绝,和晚年归隐石湖时写的《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佳句如“岂是不能扁户坐,忍寒犹可忍饥难”,确是优秀的作品。
陆游
陆游是南宋杰出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山阴人。几时即遇金兵南侵,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壮年目睹南宋统治者忍耻包羞,强烈要求抗敌复仇,收复失地。他在参加进士考试中,因喜论恢复而受到秦桧的迫害,秦桧死后才被起用。张浚北伐失败,陆游也因“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而被罢黜。陆游诸体皆工而尤长七律,艺术风格雄肆奔放,明朗流畅。刘克庄称他“记问足以贯通,力量足以驱使,才思足以发越,气魄足以陵暴。南渡而下,故当为一大宗。”他是一个很勤奋的作家,直到老年,还是以“无诗三日却堪忧”。他所保存下来的诗有九千三百余首,大部分是抒发爱国的情思。
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留传至今的有六百多首。刘克庄称赞为“大声镗,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他继承和发扬了苏词豪放的风格。和辛词风格相同的词人还有陈亮、刘过和韩元吉等。他们政治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坚持抗战,并因此而受到压抑和排斥。与之相反,姜夔、吴文英、张炎、周密这一派人则极力回避现实,沉浸于词本身的艺术追求。这种词风的产生也是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联系的。
在诗的领域里,南宋后期江西诗派进一步风行,诗风颓靡,形式上生硬拗捩,一派衰败的气象。永嘉四灵起而反对江西派,但因为思想内容与艺术功力都比较浅狭,不足以矫正时风。四灵派的推广,成为所谓江湖派。这些人都是江湖游士,品类复杂。其中比较出色的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刘克庄在词上继承辛派词人的豪放风格,是南宋后期能独树一格的重要词人。
南宋末年,蒙古南侵,在南宋的危急关头,文天祥毅然奋起,高举抵抗的旗帜。他也是一个杰出的诗人。他兵败被俘后,在《过零丁洋》诗中,慷慨誓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充分显示了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同时的文人如谢妨得、谢翱、汪元量、郑所南、林景熙等也都和文天祥有共同处。他们的诗,悲愤苍凉,表现了诗人们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