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典出《史记 汲郑列传》。 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誎,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西汉武帝时,有一个叫汲黯的人,字长儒,他先任东海太守,继为主爵都尉。汲黯推崇道表法里的黄老哲学,对汉武帝常常真言切誎。武帝既尊敬他,又有点怕他。汉武帝...
典出《史记 汲郑列传》。
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誎,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西汉武帝时,有一个叫汲黯的人,字长儒,他先任东海太守,继为主爵都尉。汲黯推崇道表法里的黄老哲学,对汉武帝常常真言切誎。武帝既尊敬他,又有点怕他。汉武帝可以和大将军卫青蹲在床边上聊天,可以不戴帽子和丞相公孙弘说话,但戴帽子就不敢和汲黯相见。有一次,汲黯有事来见武帝,汉武帝刚好没戴帽子,于是连忙躲在帷幕后面,叫别人传话去接见汲黯的意见。由于汲黯为人耿直,对皇帝也敢真言进谏,所以好多大臣甚至一些诸侯王都惧怕他。
当时的丞相公孙弘的为人和汲黯不一样,他对人宽厚,与人无争,所以虽身居相位,一些大臣和诸侯王都不把他放在眼里。
淮南王刘安谋反叛乱,但惧怕汲黯。他说:“汲黯这个人,好真言进谏,对朝廷忠贞不二,恐怕难以迷惑他。至于丞相公孙弘,要迷惑他是十分容易的,就像揭掉一件蒙罩物,振动将要掉落的叶子一样。”
后人用“发蒙振落”形容十分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