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唐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初下车,问里正曰:“鸡卵一钱几颗?”曰:“三颗。”彪之乃遗取十千钱,令买三万颗,谓里正曰:“末便要,且寄鸡母抱之。遂成三万头鸡,经数月长成,令县吏与我卖,一鸡三十钱,半年之间,成三十万。”又问:“竹笋一钱几茎?”曰:“五茎。”又取十千钱付之...
唐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初下车,问里正曰:“鸡卵一钱几颗?”曰:“三颗。”彪之乃遗取十千钱,令买三万颗,谓里正曰:“末便要,且寄鸡母抱之。遂成三万头鸡,经数月长成,令县吏与我卖,一鸡三十钱,半年之间,成三十万。”又问:“竹笋一钱几茎?”曰:“五茎。”又取十千钱付之,买到五万茎。谓里正曰:“吾未须笋,且林中养之,至秋成竹,一茎十丈,积成五十万。”
唐朝新昌县令夏侯彪之,刚到任,就向里正打问道:“鸡蛋一钱几颗?”里正回答说:“三颗。”县令便叫人取出一万钱,买三万颗鸡蛋,并对说:“我现在不要这些鸡蛋,你可让孵卵的母鸡给孵化出来,就得三万只鸡,过几个月,等它们长大后,让县吏给我卖掉,一只鸡三十钱,半年之内就是三十万钱。”
过了一会,县令又问里正:“竹笋一钱几根?”里正回答说:“五根”于是又取出一万钱交给里正,让买五万根竹笋,并吩咐里正说:“我现在不要竹笋,你就在林园里给我培育起来,到秋天长成竹,一根卖十钱,便可得五十万钱。”1
后人用“抱鸡养竹”这个典故鞭挞那些贪官是如何利用职权,想方设法,剥削劳动人民。
-
资源来源:典出《古今潭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