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朝时期后期封建社会城市规划的演进历程

中国明朝时期后期封建社会城市规划的演进历程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26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601

标签:

摘要: 演进历程 明代初期 明代中叶 商品经济发展 总结经验 城寨建设 影响 相关链接 演进历程 明代时期,后期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又跨入了后阶段的演进历程。 明代初期 明代初期农业及工商业均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工商业,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迅速滋长,发展速...

演进历程

明代时期,后期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又跨入了后阶段的演进历程。

明代初期

明代初期农业及工商业均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工商业,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迅速滋长,发展速度更高。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建设也出现了可喜的景象。城市规划在前阶段革新的基础上,又向更高层次推进了一大步。无论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城镇类型、乃至各地区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在在都展现着逐渐向新社会制度过渡的曙光。以城镇类型为例,专业化城镇之发展,便体现了这种新曙光的迹象。

明代中叶

自明中叶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消费需求日高,故商品生产不仅规模扩大,而且分工愈精,生产专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样,势必导致作为手工业生产基地的城镇向专业分工方向发展。新兴的城镇固然如此,复兴的旧城镇亦复如此。譬如浙江湖州归安的双林镇,原为南宋商业市镇,嗣因中落,明初住户寥寥无几。

明中叶以来,由于丝织业兴盛,双林镇成为闻名遐迩之丝织业重镇,各方商贾云集,市肆亦甚繁荣,完全改变了这个市镇的面貌,也由旧的商业市镇转变而为新的专业性的工业重镇。城市专业化的发展,规模更为可观,除城市本身外,城郊农副业生产也纳入同一专业化范畴。松江是明代著名的棉纺织业中心,这里除城市本体外,城郊市镇以至广大农村都卷入棉纺商品生产程序中,从植绵、轧花、纺纱、织布,直至成品加工,因地制宜,各有专职。当时松江西郊就有百余家暑袜店,销售当地生产的部分加工商品。从这两个实例,我们当可看出,因城镇专业化分工发展,所导致的城镇类型的发展,不正是这种新曙光在城市建设领域显现的具体表征吗?

商品经济发展

因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各地区资源的开发又深入了一层,不同地区的经济特征得到更好的发挥。这不仅为城镇专业化分工奠定了基础,也为经济分区的改组创造了前提。明人本着强化分工协作,进一步发挥各地区经济特征优势的精神,对元代旧的经济分区格局,作较大幅度的调整。北方分区渐趋精审,南方分区按专业分工要求,又向深层次推进了一步,并选择商品经济最发达的苏、松、杭、嘉、湖地带作为中心经济分区,藉以推动其他经济区的发展。就发展营国制度传统论,明代更作出了杰出贡献。

总结经验

明人总结了金中都元大都的历史经验,按照当时要求,先经营明中都(凤阳),继之又改造了南京。永乐年间再在两番建都的经验基础上,改造元大都,建置北京城。明北京规划,可以说是集唐宋以来,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发展营国制度传统精华经验之大成,并加以升华的成果。它的出现,不仅将这一传统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也为继北魏洛都规划之后,树立了又一块发展营国制度传统的新里程碑,其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城寨建设

边境及海防前沿的城寨建设,明代也有突出成就。万里长城之修缮及其沿线九边塞城、烽燧、亭障之建设,其规模之宏阔,实不亚于秦汉。沿海尚修建了不少海防城堡,特别是明中叶后为抗倭侵扰,东南沿海修筑了大批坚强城寨,对巩固国防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

影响

总的看,明代不仅大规模地发展了后期封建社会的城市建设,而且对革新城市规划、发展营国制度传统,都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成就,都为后期封建社会城市规划建制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尤其是此中所显示的新发展动向,更是值得引起我们深切注视的。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