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明朝时期的主要意识形态

中国古代明朝时期的主要意识形态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3 编辑:zhangxiang 浏览次数: 7950

标签:

摘要: 意识形态 相关链接 意识形态 理学经元代广为传播,至明王守仁心学崛起,更将理学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明太祖朱元璋很重视儒学,他曾罗致一些名儒,如宋濂、刘基、叶琛等,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协助他平定天下,建立明王朝。宋濂系理学朱学传人,“开国文臣之...

意识形态

理学经元代广为传播,至明王守仁心学崛起,更将理学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明太祖朱元璋很重视儒学,他曾罗致一些名儒,如宋濂、刘基、叶琛等,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协助他平定天下,建立明王朝。宋濂系理学朱学传人,“开国文臣之首”,最受朱元璋礼遇。因而理学的传播也更得到支持。明成祖更加重视尊儒,以强化思想统治,曾召集一批文臣开馆修编《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及《性理大全》,致程、朱理学也就成了官方的统治思想。

随着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旧的理学已渐无能为力,因而一些士大夫不得不另辟蹊径,以解救思想界危机。于是王守仁的心学便应运而兴,风靡天下。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他倡导“心即理”、“致良知”及“知行合一”学说。

在传统理学中',王守仁崇尚陆学,反对朱学。他进一步发挥了陆学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认为“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即一切客观事物都是“心”派生的。从这种世界观出发,产生了他的“致良知”学说。王守仁以为“良知”是人类天赋的本性,“致良知”,即去私欲,恢复“本心”。他还进一步指出:“致知必在于格物”。“格”是“正”的意思,“物”实指人的意念,而非客观事物。所以“格物”就是“正心”,去掉“私欲”的“昏蔽”。由此又引导出“知行合一”的学说。他反对朱熹学派的“外心以求理”,他要求“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他所谓的“行”,是指“致良知”的功夫,即“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答顾东桥书》,而非实践,依然还是“知”,可见“知”、“行”,都是在于所谓的“致良知”。

王守仁学派在明代虽有很大影响,但反对的也大有人在。除官方的程、朱学派外,尚有一些不拘理学门户之见的思想家,如黄绾即提倡经世之学,反对王学的空虚之弊。有的则甚至对整个理学持批判态度,如王廷相。这些思想家,都是基于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进行批判的。打着理学旗号,由顾宪成等人在苏州重建的东林书院,实际上是东林党人借讲学形式,从事政治活动,影响虽不小,学术思想上并无显著成就。

在明代学术思想界,还出现被当时视为“异端”的泰州学派。王艮、李贽等,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王艮本王守仁门徒,他企图使儒学成为士农工商“人人共明共同之学”、“百姓日用之学”。他认为“格物”是“立本”,亦即“安身”,也就是维护人的生存和尊严,而非传统的道德修养,同时更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实寓有人人平等的含义。显然,这是与封建等级观念对立的。

李贽比他更具有反封建特色。他在《藏书》中抨击道统,反对盲从儒家教条。他反对理学的“禁欲”,主张顺“自然之性”,自由发展,不为封建礼教约束。在“德性”上,李贽认为“王侯与庶人同等”,否定了基于封建等级观念的“气廪不齐”说。从泰州学派这些代表人物的主要学术观点,即可看出这个学派的反封建意识,这正体现了其时资本主义经济因素迅速滋长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思想演变的新动向,致为封建思想传统的卫道士们斥为“异端”。

明代佛教的禅、净、律、天台、贤首诸宗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尤以禅宗之临济宗为最,曹洞宗次之。明太祖曾大事整顿佛教,将寺院分为禅、讲、教三类,要求僧众分别专业集中居住,并实行考试制度,建立各级僧司僧官监督僧众行仪及主持考试。明初实行度牒免费发给,后因救济灾荒,滥发度牒,僧众剧增,寺院益多。寺院拥有土地远不及元代多,亦无经营工商业之举,没有形成寺院经济。明代对喇嘛教亦颇礼遇,其宗教首领,曾尊为国师,或予以法王称号。

道教流行不及佛教广,其他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信徒虽亦不少,但影响均不如佛教大。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