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明朝时期北京城的商业网规划

我国明朝时期北京城的商业网规划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26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181

标签:

摘要: 商业网规划 相关链接 商业网规划 元时大都是全国大商业都会之一。明奠都后,由于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不仅人口集中,且因大批皇室达官富室聚集于此,故消费水平也高,成为中外商贾向往的最大市场,各方货物集结的重要场所。加之此时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致商业较前代更为...

商业网规划

元时大都是全国大商业都会之一。明奠都后,由于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不仅人口集中,且因大批皇室达官富室聚集于此,故消费水平也高,成为中外商贾向往的最大市场,各方货物集结的重要场所。加之此时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致商业较前代更为繁荣,业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何况城址已经调整,城市布局也作了相应的变革。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改造旧城市商业网格局,以满足新发展需求,自是刻不容缓之举了。

考察明北京城市商业网的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过程。建都之初,为适应调整城址和城南日益发展的需求,一方面调整商业网规模,压缩城北,扩展城南;另一方面则改革网的布局。由于紧缩城北,发展城南,而且又因漕运航线变化,故中心综合商业区势必随之由北南移,有的行业街市的分布也略有变动。基层网点的布局,则随这一系列变化,而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这便是第一过程的改造概况。因这次改造已涉及网的规模与布局,实为明北京城市商业网规划奠定基础。

自进入明中叶以来,因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滋长,工商业更加速了发展进程。不仅将封建经济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而且还为与新经济制度接轨创造前提。值是之故,明北京工商业也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一样,向专业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不仅行业分工愈细,各行业之间的协作水平也日高。这种发展趋势,反映在明北京城市商业网上,便是专业性分区—“行业街市”类型增多,综合性商业区规模日大,基层商业网点行业增多,网点分布密度也有所提高。这些新动向,也就更进一步促使北京商业网中“点”、“面”结合的组织愈加严密。第二个改造过程的发展情况,大率便是如此。如果说,第一过程是明北京商业网规划奠基的过程,那么,第二过程便是这一规划臻于成熟的过程。

经历这两个过程的改造,明北京城市商业网以崭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不仅更加便利了京师城市居民生活,促进了京师城市经济的繁荣,而且也为它更好地发挥作为京畿区域中心城的经济职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了重大贡献。

改造后明北京城市商业网布局,基本上仍是继承两末以来,“点”、“面”结合的传统方式而规划的。这个网络实系以三个综合商业区为主体“面”,商业仓库区为辅助“面”,各种不同行业街市为网络纵向组织的主干,结合分布城廓各街的各行业基层铺店组合而成。

三个综合商业区,为内城之东、西两区及外廓一区,三个“面”的分布是鼎足之势,其中外廓一区为中心综合商业区,是三个综合商业区的主体。内城东西两个综合商业区,其规划位置大体上仍承元旧,而中心综合商业区则由元时城北之斜街转移到了城南外廓。城廓均有商业仓库,但仓库区的重心亦随中心综合商业区之南移,而转入外廓,这是与元时又有所不同的。内城行业街市分布情况,大致仍承元时格局,虽也有局部调整、增置,但变化并不太显。外廓行业街市,除就建廓前已有的基础,加以调整充实外,新增的行业也较多,且主要分布在邻近正阳门地带。各行业基层网点,内城外廓均有较大的增长,各街铺店不仅数量日增,行业也日增。城市服务行业,如茶楼、酒馆、剧场等,是商业网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明北京的服务网点散布城廓各街,尤以城北及外廓为多。

从以上所述,可见明北京城市商业网不仅内涵丰富,规模尤为可观。特别是明中叶以来的发展,更堪注目。由于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作用日显,故城市商业网规划亦呈向近代型转化的趋势。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