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征南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征南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18768

标签:

摘要: 明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在平定了云贵高原的叛乱后,为了避免这里再次成为中央的权力真空地带而重蹈历史覆辙,朱元璋决定把足够强大的军队留下,屯兵驻守,威慑四方。这个决定改变了数十万人的命运。来自江南、中原的精锐部队沿着横贯云贵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布防, 建立卫所...

明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在平定了云贵高原的叛乱后,为了避免这里再次成为中央的权力真空地带而重蹈历史覆辙,朱元璋决定把足够强大的军队留下,屯兵驻守,威慑四方。这个决定改变了数十万人的命运。来自江南、中原的精锐部队沿着横贯云贵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布防, 建立卫所,按照明军的编制驻扎下来。这一军事行动被称作“调北征南”。昔日人烟稀少的贵州山地,瞬间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军营。二十万人的军队,供养成了大问题,靠赋税?靠征调?都不现实。战争进行当中,一位大臣向朱元璋建议说:“备边在足兵,足兵在屯田。”这一建议深受朱元璋赏识,最终,向历史上许多开国之君一样,朱元璋也选择了屯田制让军人自己养活自己。

曾经趣锵作战的将士们开始拿起锄头,开垦田地。二十万明军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在农村屯耕,有十多万人加入垦荒的行列。他们一边开荒种地,自足军粮;一边操练军事,以防战乱。从贵州腹地的安顺向西到曲靖,过昆明、楚雄直至景东,每六十里到一百里,明军建立一 个屯军寨子,开垦周围的土地。昔日的不毛之地,在这些来自江南的农家子弟手里,变成了千顷良田。

这些屯军寨子是按军队编制分布的,它们分别由六个卫来管理,这六个卫分布在贵阳和曲靖之间。分别是:威清卫(今天的清镇县)、平项卫(今天的平坝县)、普定卫(今天的安顺市西秀区)、安庄卫(今天的镇宁县)、安南卫(今天的晴隆县)和普安卫(今天的盘县)。从如今历史地图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它们沿入滇通道依次排列,是明显的军事布防。这六个卫就是今天贵阳以西六个主要城市的雏形。贵州不少城市也都源于当年的屯军营寨。像今天的黔西县,就是普定等六卫建城之后,明朝政府营建的郭张城。

当年的屯军只是朱元谭和征南将领手中的“棋子”,在云贵高原这张偌大的棋盘上,他们根据全局的需要,选择战略要害,轻轻一放,无意间造就了今天的屯堡城镇和村寨。收复贵州的战斗结束后,一部分将士按照命令就地安家,在这块土地上定居下来。黔中安顺的军屯是设立最早也是收效最好的,它们为征南的战争胜利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

明代的屯军制度,一般是六十至一百里设一屯。安顺的屯堡设置却不受此限制。这首先是因为安顺扼守通滇要道,战略位置重要,需要布重兵把守;另外,安顺四周河川平整、土地肥沃,是高原上少有的大坝子,可以大规模屯垦。

据《安顺府志》统计,安顺及周边几县的土地上有八十二屯、一百七十四堡。当年明军驻防的地方,被冠以“卫”、“所”、“屯”、“关”、“旗”、“哨”一类极富军事色彩的新地名。比如董官屯、 唐官屯、马官屯、蔡官屯,就是董、唐、马、蔡诸姓军官 带兵屯戍的地方。当年军人云集的军营,就是今日屯堡村寨的最早雏形。新哨村曾经是一个哨所。郑家村在村碑上记下了祖先随明军从中原而来。汤官村也在村碑上写道:祖先在江南,明朝初年坝字,在安顺地区,这些叫“屯”和“哨”一类军事地名的小村寨,总数将近二百个。

征南将领们把这么多屯堡相对集中地摆在黔中安顺一带,犬牙交错,互为毗邻,具有“远近相望,首尾相应”的意图,既是农垦的格局,又充满军事谋略。出于军事需要,明军指挥机构在卫所之间还设立驿站,保证信息通畅,如“两所屯”就是两个卫所间的驿站。现在的天龙村,过去叫“饭笼驿”。“饭笼驿”处在普定卫和平坝卫之 间,距普定卫二十公里,距平坝卫十多公里。传递情报的军士一般都要在这里用餐,久而久之,这个驿站就被称为“饭笼驿”。天龙村至今保留着为进村客人无偿提供“驿茶”的传统。

为了保卫交通千道,在路边的一些山顶上,明军修建了被当地人称作 “垄子”的军事设施。这些“室子”不止是碉堡一类的防御工事,它们都设施齐全,是安插在制髙点上的兵营。当战争远去,这些与和平生活无关的设施,最先被人们淡忘了。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