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红层盆地深层承压水—以四川盆地为例

中国西部红层盆地深层承压水—以四川盆地为例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2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4629

标签:

摘要: 四川盆地 相关链接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外流盆地,为中生代发展起来的沉降盆地,定型于白垩纪末的四川运动。盆地四周高山环绕,中央地形起伏,山势受构造控制,外围构造与山形一致,由古生代及更老地层褶皱和断裂构成。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为侏罗系和白垩系红...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外流盆地,为中生代发展起来的沉降盆地,定型于白垩纪末的四川运动。盆地四周高山环绕,中央地形起伏,山势受构造控制,外围构造与山形一致,由古生代及更老地层褶皱和断裂构成。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为侏罗系和白垩系红色地层覆盖,故又名“红色盆地”。新近系为山间盆地堆积,散布于西部边缘;第四系主要为冲积、湖积层,由砾石、黏土等松散沉积物组成,零星分布于河谷两岸,厚度0〜50m。

成都平原中下更新统为第一间冰期堆积,岩性为含泥砂砾石层。据物探资料圈定分布面积约3770km2,平均厚度约70m。钻孔揭露该层时,地下水位上升近地表,水头高出顶板13.81〜147.39m。

该层含水层富水程度因岩性结构而变。平原两侧含水层渗透性差,由西向东逐渐转佳,因此,含水层富水性也由西向东逐渐变好,一般靠西部,富水性稍差,单井可能出水量30〜160m3/d,东部富水性增强,钻孔出水量160〜800m3/d。靠西部渗透系数1.15〜2.08m/d左右,中部-东南部渗透系数1.95〜8.53m/d,单井出水量均在1680m3/d左右。通过计算成都平原深层承压水可开采储存量为2.49亿m3。更深层的地下水矿度较高,这里不再进行分析。

总之,深层承压水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所储存运移的介质结构复杂。特别在一些大型沉积盆地中,沉积物往往是多成因类型的组合体,沉积物组成及空间分布的非均质各向异性特征明显,不同时代沉积层在空间上的叠积关系复杂,储存运移在沉积体系中的深层承压水往往经受了复杂的地质作用和阶段性的演变过程。影响沉积物组成及结构的因素众多,主要有古地理条件、古水流作用等,特别是受控于构造活动及海陆相互作用;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系统功能的多样性,在如此复杂结构中水的更新和演化受不同地质时期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综合影响,而且随相关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随区域排泄基准面的变化而变化。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深层地下水的年龄多在万年以上,在地下的滞留时间比较长。天然条件下,深层水的循环更新速度比较慢,包含了不同演化过程的信息,所形成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目前,深层水更新机理研究还比较薄弱,这与深层水深埋地下,资料获取较困难有关。以往的研究多将这一复杂问题简单化,总希望通过极为有限的工作就得出规律或结论。

用一定投人所取得的物理、化学资料解译的结果往往大相径庭,特別是不同方法所取得的结果难以统一。因此,深层承压水的研究需要与区域环境变化过程研究相结合。对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问题,应更多地重视侧向补给的准确量化,不同含水层间的水量转化,弹性释水、压密释水等过程的研究。深层水形成的复杂性问题需要引人新的研究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需要将其纳人地质流体的研究范畴,开展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调査与综合集成,才能取得比较正确的认识。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