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东汉末年鲜卑衰落时,取代鲜卑雄踞于蒙古高原的有敕勒和柔然。敕勒又称丁零、高车、铁勒,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原居于贝加尔湖周围及其以西地区。公元前3世纪役属于匈奴。北匈奴西迁后,部分敕勒自贝加尔湖一带南向蒙古髙原中部徙移,后为鲜卑势力所阻。以后鲜卑势衰,部...
当东汉末年鲜卑衰落时,取代鲜卑雄踞于蒙古高原的有敕勒和柔然。敕勒又称丁零、高车、铁勒,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原居于贝加尔湖周围及其以西地区。公元前3世纪役属于匈奴。北匈奴西迁后,部分敕勒自贝加尔湖一带南向蒙古髙原中部徙移,后为鲜卑势力所阻。以后鲜卑势衰,部分敕勒遂南迁至今甘肃兰 州、武威、酒泉以北,在居延海至黄河河套一带游牧,留在贝加尔湖的称为“东部高车”。
3世纪中叶以后,鲜卑军事大联盟瓦解,有更多的敕勒迁人塞内,成为十六国时期黄河流域众多游牧民族之一,分布于长城内外、河北、山西、河南以及陇西等地。388—392年曾在河南、山东间建立过翟魏政权。4世纪以后,游牧于漠北的敕勒部落人口繁衍,4世纪末、5世纪初部分被北魏迫迁至漠南,而仍居于漠北的敕勒,被柔然所统治。5世纪末,漠北敕勒曾一度击败柔然,建立过高车国,其控制地区东北至色愣格河、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北达阿尔泰山,南服高昌、焉耆、鄯善,西接悦般东与北魏接界。然为时很短,前后仅54年,最终为柔然所灭。
柔然又作蠕蠕、芮芮、茹茹,为东胡鲜卑中的一支,原游牧于今内蒙古河套东北、阴山以北一带。4世纪末为拓跋魏所破,退居漠北,征服了敕勒诸部,居有漠北地区。402年柔然首领社仑统一漠北草原,建立了政权,自称可汗,其辖区东至朝鲜故地之西,南邻大漠与北魏为界,西逾阿尔泰山,包有准噶尔盆地,北至贝加尔湖。此后不断地与北魏发生战争,423年北魏修筑了“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的长城,以御柔然。429年北魏大败柔然,追至弱洛水,柔然向北魏求和。自后柔然向西域挺进,5世纪60—70年代据有西域焉耆、鄯善、龟兹、姑墨诸国,541年灭了高车国,更为强盛。6世纪中,柔然锻工突厥族兴起,555年柔然政权在北齐、突厥攻击下瓦解。大漠南北、西域诸国遂为突厥所控制。柔然是5至6世纪间雄踞于蒙古高原上最强大的政权,前后达一个半世纪之久。
漠南地区政治形势变化也很大。自东汉末年以来,南匈奴大批入迁于今陕西、山西北部的沿边诸郡,共有三万余落。其中心在今山西汾河中游地区。原先人居边郡的乌桓在匈奴与汉朝之间叛服不常,其中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曾一度统一起来,骚扰边地。公元207年为曹操所击破,再度内迁至并、幽二州所属诸郡,编人军队,“由是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是为曹魏政权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蒙古高原原为鲜卑所控制,181年东汉灵帝时,鲜卑首领檀石槐死,鲜卑部落联盟解体。曹魏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又统一东部鲜卑,占有漠南,“自云中、五原以东抵 辽水,皆为鲜卑庭”。231年轲比能死,鲜卑各部纷纷南进,慕容部、宇文部、段部 移居于辽水东西和河北塞外。
宇文部在北,大致在今西拉木伦河以南老哈河流域; 段部在南,大致分布在今河北省滦河下游及迤东地区;慕容部在段部之东,即今大凌河流域及迤东地区。拓跋部则迁居于河套以北和河北、山西北部。4世纪初拓跋部强大,于338年建立代国,以盛乐城为北都,平城为南都。在东起浑源,西至河套,南过长城抵今山西大同、代县北,北达漠北草原的广大地区内的部落均臣奉拓跋鲜卑。秃发部迁至甘肃东部和宁夏、陕西一带。乞伏部迁至陇西。而慕容部一支吐谷浑迁至青海湖一带。十六国时期迁至内地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所谓的“五胡”,纷纷在中原建立政权。由于他们的根据地在北方,在中原建立的政权的北疆都有所扩展。如后赵控制了河套地区,前燕灭了鲜卑宇文部后,疆域扩展到了老哈河流域,前秦于376年灭了代国后有了河套地区的大黑河流域。所以当北魏统一北中国时,北部疆界到了阴山、河套,与北面的柔然接壤,大致同秦汉时代的北界。而东北则不如前汉和前燕。北魏后期六镇起义后,漠北突厥兴起,北疆才大大内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