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和宁绍平原的农业发展历程

太湖流域和宁绍平原的农业发展历程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08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6138

标签:

摘要: 所谓的东南平原地区主要指太湖流域和宁绍平原。据多年考古证明,本区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都已是以种稻为主的农业经济文化。余姚河姆渡遗址有丰富的稻作遗存,经鉴定,属于栽培稻的秈亚种晚稻型水稻。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之一,也...

所谓的东南平原地区主要指太湖流域和宁绍平原。据多年考古证明,本区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都已是以种稻为主的农业经济文化。余姚河姆渡遗址有丰富的稻作遗存,经鉴定,属于栽培稻的秈亚种晚稻型水稻。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之一,也是亚洲最古老的稻米实物遗存之一。。

两汉之际,东南地区农业人口大幅度的增加,铁器工具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东汉永和五年在宁绍平原修建的鉴湖是当时东南地区最大的灌溉工程,溉田九千余顷,就是农业发展的典型例子。建安以来,中原人民“避地江南甚众”,为东南地区提供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三国吴建国东南,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废郡县之吏,置典农、督农之官”,利用北来人口和将山越人移至平原列为编户等增加劳动力的办法,在太湖流域大兴屯田。土地得到较大的开发,农业和手工业都有长足发展,以后东晋南朝北方人口大量南移而引起大规模兴办水利,开辟农田,使东南地区由原来的“地广人稀”变为“土地褊狭,民多田少”的农业发达区。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田价上涨,东南地区的“膏腴上地,亩直一金”。刘宋时东南有大批粮食作为商品投入市场,所谓“自淮以北,万匹为货;从江而南,千斛为货”。梁天监四年“米斛 三十”。

南朝末年东南地区“良畴美柘,畦畎相望”,呈现了一片富庶景象。隋唐统一后,黄河流域农业一度得到复苏,而东南地区农业的发展势头未减。安史乱后,中原人口又一次大规模南迁东南,加上水利设施的普遍兴建,大大提髙 了当地农业生产的能力,使之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所在。时中原王朝依赖的漕粮 主要来自东南地区。韩愈说:“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十居九。”权德舆说:“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之计,仰于东南。”东南尤以常、苏、湖三州为最。唐末苏州人陆龟蒙著《耒耜经》,专讲农具制作,说明当时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五代吴越钱鏐时对太湖流域水系作全面的整治,形成了五里一纵浦,七里一横塘的灌排系统,又结合太湖流域的环境特点,大力修筑圩田;在纵横交错的 渠道之间,各自为圩,圩圩相接,形成一片圩田群列,“旱涝不及,为农美利”。于是 “百年间,岁岁丰稔”,“民间钱五十,可籴白米一石”。

两宋时期东南人口高度密集,两浙地区人口“百倍常时”。由此造成耕地不足, 正如苏轼所说:“吴蜀有可耕之人,而无其地。”于是围湖造田、垦殖海涂成为一时风气。丹阳的练湖、绍兴的鉴湖、上虞的夏盖湖、余姚的汝仇湖、鄞县的广德湖都是 在这时被围湖成田的。时吴中一带“四郊无旷土,随高下悉为田”。另外,北宋时占城稻首先传入东南地区,又为进一步扩大耕地提供了条件。南宋时北人南来,习食小麦,南方政府为鼓励农民种植小麦,“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相春稼,极目不减淮北”。苏州地区一般农家均推行稻麦复种制, “刈麦种禾,一岁再熟”,亩产大为提高。当时苏、常、湖、秀四州是 “国之仓庾”。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稻麦复种制进一步普及,粮食产量明显提高。明成化年间各地运粮至京师400万石,南粮占80%,而苏、松、常三府又占南粮中的大部分。所以明人谢肇淛说:“三吴赋役之重甲于天下,一县可敌江北一大郡。” 清康熙年间在苏州地区推广双季稻,亩产增加,成为政府最关注的农业区。不过明清时期太湖平原一带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转变,棉花和蚕桑经济作物在 广大农村产业中占很大比例,粮食作物反而退居次要地位。由于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太湖平原所需粮食当地往往不能自给,这时太湖平原已由原来的粮食输出地变为粮食输入地。在明末清初长江沿岸的四大米市中,设在太湖平原的苏州米市就以接纳来自中上游的稻米为主,成为这一地区的粮食供给中心,故康熙皇帝明确指出:“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随着太湖平原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代之而起的是江汉平原。然而东南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在全国仍处领先地位。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