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易燃液体泄漏处置 1、 泄漏类型 (1) 生产装置和设备出现泄漏。化工成产总的几乎所有设备如塔类、槽类、罐类、釜类、反应器、过滤器等都有泄漏的可能,尤以阀门、接口、孔盖、密封环等处多见。 (2) 物料输送管道泄漏。在石油、化工...
易燃液体泄漏处置
1、 泄漏类型
(1) 生产装置和设备出现泄漏。化工成产总的几乎所有设备如塔类、槽类、罐类、釜类、反应器、过滤器等都有泄漏的可能,尤以阀门、接口、孔盖、密封环等处多见。
(2) 物料输送管道泄漏。在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易燃液体的输送要通过各种管道,因此管道损坏、破裂会造成易燃液体泄漏。
(3) 贮罐或压力容器泄漏。贮存易燃液体的大大小小的贮罐由于腐蚀、锈蚀、损坏、质量等原因也会出现液体泄漏。泄漏处多为罐体焊缝连接处或法兰阀门处。
(4) 运输中罐槽发生泄漏。由于罐槽本身的质量或因车辆碰撞颠簸等原因使液体泄漏。
(5) 使用中容器发生泄漏。盛装各种易燃液体的大小容器,在使用中因发生容器损坏、违章作业、麻痹大意等原因致使液体泄漏而发生险情。
2、 泄漏特点
(1) 泄漏后易四处流散、泄漏。由于易燃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泄漏事故时易燃液体会由高处向低处,有地面向低洼、沟槽、地下井等处流淌,迅速扩散,形成危险。
(2) 液体蒸汽易发生燃爆。由于易燃液体具有易挥发性,因此发生泄漏后在流淌过程中迅速挥发,其挥发速度与温度、液体比重及流速有关。迅速挥发的液体蒸汽随风扩散,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则发生燃烧或爆炸。
(3) 液体泄漏时易产生静电。由于液体具有带电性,当液体从储罐,管道或容器中大量泄漏时,就会产生静电,并且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越多,其危险性越大。
(4) 液体蒸汽易使人员中毒。绝大部分易燃液体本身及其蒸汽具有毒害性,有的还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能通过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三种途径进入体内,造成人身中毒。
3、 泄漏处置方法
(1) 制止泄漏。不论是生产设备,还是物料输送管道,不管是罐釜槽池,还是大小容器,一旦发生液体泄漏,均应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制止泄漏,从根本上消除险情。
(2) 控制流速。对泄漏出的易燃液体,要采取回、堵、截、收、导等方法,设法控制液体到处流散,特别是向地沟、槽、井等处流淌,把险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3) 杜绝火源。易燃液体蒸气只要遇到明火或火花,即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在液体流散区域内和蒸气扩散范围内要彻底消除火种,切断电源,以防不测。抢救过程中,可参照可燃气体泄漏时消除火源办法防止爆燃。
(4) 回收液体。可能的情况下,对泄漏的易燃液体及时回收,使其中不再流散。可采用导流法把流散液体积积聚在某一低洼处,或人工挖的坑洼中,然后安全回收。
(5) 覆盖液面,减少挥发,隔绝空气,对一时难以回收且积聚较多的易燃液体,可施放泡沫覆盖液面,控制其大量挥发。对流散液体也可使用泡沫或砂土覆盖,以减少挥发,降低危险。
(6) 驱散蒸汽。易燃液体蒸气大都比空气重,一般都沉聚于地表或低洼处,不易飘散。室外可使用雾状水流驱散液体蒸气,尤其对液体蒸气积聚处要认真驱散;室内则应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也可采用雾状水驱散,对地下沟、槽、井等处由应采取措施驱散蒸气,以彻底消除险情。
(7) 动火检修。对有毒、易燃、腐蚀性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彻度的蒸气吹扫、热水蒸煮、酸碱中和、氮气置换、空气置换、使其内部不含残渣、余气,取样分析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对需加盲板堵上的地方,按压力规等级,封上盲板,同时作好必要的各种消防防范措施方能动火检修。
4、 注意事项
(1) 及时成立排险指挥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分析险情,研究方案制定抢救 方案。
(2) 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严禁冒险蛮干。
(3) 堵漏时选用安全工具,防止产生火花,操作人员搞好个人安全防护,以防不测。
(4) 回收泄漏液体时,不可选用非防爆型设备,或易产生静电的工具,避免发生问题。
(5) 及时疏散易燃液体流散区及周围的群众,禁止一切机动车辆及人员进入划定的警戒区内。
(6) 严格控制现场操作人员数量,并及时替换,尽可能减少现场滞留人员。参加抢险人员、车辆在安全地带集结,服从统一调度。
(7) 险情排除后,不可急于解除警戒,经认真监测蒸汽浓度确认无危险后,再恢复正常用火用电。
几种常见的易燃液体
名称 | 性状 | 危险性 | 安全要求 |
---|---|---|---|
甲醇 | 无色液体,有醇的气味,挥发性较强,能与水或有机溶剂混合,蒸汽密度1.11,比重0.8,沸点64℃,自燃点385℃,爆炸极限5.5-44% | 煤粉炉明火,高热及强 氧化剂会发生燃烧 爆炸,蒸气有毒,内服25ml可致死 |
密闭放置阴凉通风处,远离明火热源及氧化剂。如入目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 |
乙醚 | 无色易挥发液体,有特殊气味,不 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比重 0.7135(20℃/4℃),沸点34.6℃ 时蒸气遇明火,22mm。Hg,闪点-45℃自燃点160℃,爆炸界限1.85-36%,蒸气密度2.55,燃烧值: 657.52千卡/克分子(25℃),最大 爆炸压力9.2公斤/厘米2, ,蒸气密 度2.6 |
遇明火,高热 及氧化剂易燃易 爆,在空气中易形 成过氧化合物危险 性更大,极易爆 炸,蒸汽吸入有麻 醉作用,应特别注 意 |
密闭置阴凉通风处,远离明火热源及氧化剂。本品久置后应检验有无过氧化物,如有应经处理后使用 |
丙酮 | 无色液体,有芳香性气味,能与水和有机溶剂混合,比重0.797(15℃),沸点56.5℃,闪点-20℃,自燃点465℃,爆炸极限2.6-12.8%,蒸气密度2.00。最大爆炸压力8.9公斤/厘米2 |
遇明火易爆炸,与纯氧过氯酸钾、亚硝酰基、高氯酸盐相混能起火,甚至爆炸,蒸气对眼有刺激性,多量吸入蒸气有麻醉作用 | 密闭置阴凉处通风处,远离明火热源及氧化剂。加入目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 |
丁醇 | 无色液体,有酒香,不溶于水,能与有机溶剂混合,比重0.81,沸点117.5℃,闪点35℃(开口),自燃点340℃,爆炸极限1.4-11.2%,蒸 气密度2.55.最大爆炸压力7.45公 斤/厘米2 |
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会发生燃烧爆炸、蒸气有毒烟雾 | 密闭置阴凉通风处,远离明火热源及氧化剂。加入目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 |
苯 | 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几乎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比重0.8794(℃),沸点80.1℃,20℃时蒸汽压100m.Hg,蒸汽密度2.77,爆炸界限1.2-8%,闪点-11℃,熔点 5.51℃,最大爆炸压力9公斤/厘米 |
遇明火高热易燃爆炸,并放出刺激性烟雾,遇强氧化剂也有燃烧之可能,蒸气有毒,急性中 毒有麻醉证状,易产生静电 |
注意防止产生静电,急性中毒应给氧,绝对禁止使用肾上腺素。密闭置阴凉通风处,远离明火热源及氧化剂。加入目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 |
醋酸乙酯 | 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微溶于水,能与有机溶剂混合,比重0.922,沸点77.2℃,爆炸界限2.0-11.5%,闪点-4.4℃,自燃点426℃ | 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其蒸汽有刺激作用,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 | 同异丙醇 |
丙烯腈 | 无色液体,有异臭,易挥发,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比重0.797(20℃/4℃),沸点77.3℃,22.8℃时蒸气压100mm.Hg,蒸气密 度1.83,闪点-5℃,自燃点 480℃,爆炸极限2.8-28%,本品剧毒 |
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作用产生极毒烟雾,有燃烧危险,蒸气对粘膜有刺激性,毒性与氰化氢相似但较小,遇光与热能聚合。与强酸、强碱、胺类、溴反应强烈 | 密闭置阴凉通风处,远离明火热源,氧化剂时酸类,使用时谨防渗漏、应隔离并通风,必要时戴防毒面具,隔离衣及橡皮手套,事毕应洗澡更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