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区域分异特征 相关链接 区域分异特征 中国河流的泥沙含量和输沙量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特征(表1)。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海河等河流,含沙量大;辽河、溧河的沙量次之;西南地区(表中以元江为代表)居第三位,这与水蚀模数高中心的分布是一致的;东南沿海丘陵山地...
区域分异特征
中国河流的泥沙含量和输沙量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特征(表1)。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海河等河流,含沙量大;辽河、溧河的沙量次之;西南地区(表中以元江为代表)居第三位,这与水蚀模数高中心的分布是一致的;东南沿海丘陵山地区的河流(以闽江为代表)和黑龙江流域河流的输沙量为最小,藏南宽谷中的雅鲁藏布江输沙量也比较小。内陆地区,天山南坡及昆仑山北坡的河流含沙量最大。天山南坡的库车河兰干站1958年的平均含沙量达到28.0kg/m3,输沙率为228kg/s,年输沙量达到720万t。昆仑山北坡可以叶尔羌河为代表,多年平均含沙量为4.56kg/m3,年输沙量2910万t。
表1 2010年中国主要河流代表水文站实测水沙特征值
河流 |
代表水文站 |
控制流域 |
年径流量/亿m3 |
年输沙量/万t |
统计年限 |
||
面积/万km2 |
多年平均 |
2010年 |
多年平均 |
2010年 |
|||
长江 |
大通 |
170.54 |
8964 |
10220 |
39000 |
18500 |
1956〜2010 |
黄河 |
潼关 |
68.22 |
341.2 |
262.5 |
105000 |
22700 |
1919〜2010 |
淮河 |
蚌埠+临沂 |
13.16 |
290.9 |
329.7 |
1110 |
605 |
1956〜2010 |
海河 |
石匣里+响水堡+张家坟+下会 |
5.22 |
15.55 |
3.567 |
1740 |
3.01 |
1925〜2010 |
珠江 |
高要+石角+博罗 |
41.52 |
2833 |
2621 |
7160 |
2500 |
1956〜2010 |
松花江 |
佳木斯 |
52.83 |
632.0 |
621.3 |
1260 |
1670 |
1957〜2010 |
辽河 |
铁岭+新民 |
12.76 |
31.90 |
56.79 |
1540 |
458 |
1959〜2010 |
钱塘江 |
兰溪+诸暨+花山 |
2.30 |
198.9 |
316.0 |
267 |
507 |
|
闽江 |
竹岐+永泰 |
5.85 |
573.9 |
886.8 |
637 |
1180 |
1951〜2010 |
塔里木河 |
阿拉尔+焉耆 |
15.04 |
71.97 |
101.8 |
2250 |
3070 |
|
黑河 |
莺落峡 |
1.00 |
16.02 |
17.26 |
209 |
7.90 |
|
合计 |
|
388.44 |
13970 |
15440 |
160000 |
51200 |
|
注:钱塘江2010年输沙量不包括花山站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1
中国东部地区河流泥沙含量具有显著的水平地带性分布特征。例如,在纬向上,从南到北,随着纬度的增加,含沙量增加,在北纬34°〜39°间达到最大值,然后迅速减少,在东北再次达到低值。珠江流域及广东沿海及海南岛诸河,区域森林茂密,径流丰富,但侵蚀产沙强度低,河流含沙量也相应较低;向北进入福建、浙江、江西等省的诸小河以及长江水系各支流及淮河水系各支流,含沙量有缓慢增加;到达淮河一秦岭一线以北,含沙量迅速增加,并在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诸支流达到峰值;再往北,进人东北辽河流域,含沙量减少,到了黑龙江流域诸支流,含沙量达到最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