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概述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境内,涉及硗碛、盐井、民治、中坝及穆坪共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102°48'~103°00'(E),30°19'~30°47'(N)。总面积为390.39km2。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
概述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境内,涉及硗碛、盐井、民治、中坝及穆坪共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102°48'~103°00'(E),30°19'~30°47'(N)。总面积为390.39km2。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设锅巴岩、邓池沟、民治、穆坪和大水沟等5个保护站,1个大水沟生态观测站。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本区是大熊猫的模式标本采集地,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本区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紧邻,建立不区不仅能使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良好的保护,同时也为卧龙自然保护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边缘环境,对保护邛崃山系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资源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自然环境
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邛崃山脉中段。区内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山体剧烈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形成山高、坡陡、谷狭的地形。海拔4200m以上山体,集中分布在保护区北段,最高点在北侧二十四凼,海拔4896m。南缘最低海拔1000m左右。区内相对高差3800m左右。
本区位于龙门山地槽区,出露地层主要由玄武岩、火山角砾岩、花岗岩、片岩、千枚岩、大理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细砂岩及砂砾等组成。土壤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由下而上主要有山地黄壤(海拔1000~1500m)、山地黄棕壤(海拔1500~2000m)、山地棕壤和暗棕壤(海拔2000~2900m)、山地灰化土(海拔2900~3500m)、高山灌丛草甸土和高山荒漠土(海拔3500m以上)。
本区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西部边缘地区气候。年平均气温5.9~7.2℃,1月平均气温-4.0~2.7℃,7月平均气温15.1〜16.3℃,极端最高气温27.7℃;无霜期228~242d;年平均降水量700~13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83%;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967.1h。
东河是保护区的干流,两岸支流极不对称,西岸有得胜沟、大水沟、桦溪林沟、快乐沟;东岸有锅巴岩沟、汪家沟、青山沟、邓池沟、龙石溪、甘木沟、冷林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