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地质地貌

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地质地貌


发布日期: 2016-05-16 更新日期: 2016-05-16 编辑:from_marsh 浏览次数: 13148

标签:

摘要: 地质 1.地质构造 西双版纳地区位于横断山系南北向断裂线,构造线逐渐向外辐散的地段,整个地区的东西两侧被长期隆起带的变质岩山地所包围,中部是中生带拗陷,三叠纪以后的海陆交替相、陆相红色沉积地层。地层经受多次造山运动的影响,形成复杂的地质构造,区内地表形态深受澜...

地质

1.地质构造

西双版纳地区位于横断山系南北向断裂线,构造线逐渐向外辐散的地段,整个地区的东西两侧被长期隆起带的变质岩山地所包围,中部是中生带拗陷,三叠纪以后的海陆交替相、陆相红色沉积地层。地层经受多次造山运动的影响,形成复杂的地质构造,区内地表形态深受澜沧江深大断裂及次一级断裂的控制,褶皱紧密,断层成束。

西双版纳地区在古生代时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白垩纪末、老第三纪初抬升成陆地,后遭受长期的剥蚀,形成了准平原地形,至今区内仍保存条状山地与残存高原相间的结构形态。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准平原又一次大幅度上升,同时也使得区内条状断裂带继续活动,出现差异性上升,形成较多断陷盆地。新构造运动时期,西双版纳地区有大幅度上升,勐海东北部花岗岩山地的隆起,勐腊中部南贡山等山地的抬升,以及周边山地的上升等差异性上升的结果,奠定了区内起伏较大的地形的构架。

总的来说,受横断山脉构造和断裂线向外辐散的控制,区内以西北一东南向断裂为主,伴生有东北一西南的构造线,同时还有近南北向及东西向的一组断裂线。几组断裂线的交错穿插,控制着整个地区的山脉水系分布格局。

2.底层与岩性

以澜沧江为界,江东与江西分布的地层差异较大。江东以中生界的红色河湖相碎屑岩为主,而西部普遍分布的是花岗岩和各种板岩、石英岩等变质岩。

主要岩性和地层是:第三纪、第四纪河湖相沉积地层,多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河漫滩、阶地,盆地底部及两侧的低丘。

白垩系地层,主要由浅紫色泥岩、泥灰岩、砂页岩组成,主要分布在勐腊盆地。

中生界侏罗系、三叠系地层,由紫色、紫红色、黄色、灰黄色等不同颜色的砂岩、砾岩、长石英砂岩、泥岩、泥灰岩及页岩组成。这一类地层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分布面积较广。

三叠系下部以及二叠系或石炭系地层,由杂色砂页岩和碳酸岩组成,主要分布在勐腊县境内,如勐远一带,以及勐醒、勐仑东部的南北向山地。另外,在景洪县的勐罕东部和勐腊县西北部的澜沧江两岸山地都是这一类地层。

下古生界地层变质而成的变质岩,由片岩(包括绿泥絹云母片岩、石英片岩、云母石英片岩)、板岩、变质砂岩及石英组成,在西双版纳的西南部及西部有较大面积的分布。

燕山期的岩浆岩地区,是临沧花岗岩体的南延部分,以花岗岩为主体,由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花岗岩闪长石等组成,分布在西双版纳的中、西部地区。

地貌

1.地形

全区地形是北、西、东三面较高,中邹较低,南部边境一线相对高起,但中间被谷地或低山隔开,形成缺口,整个地势呈北高南低倾斜。地貌形态以流水侵蚀、剥蚀为主,伴有岩溶地貌和湖成地貌。地貌结构比较复杂,以山地及山原地貌为主,在山地山原中间散布众多的红层宽谷盆地,在宽谷的外围及盆地的四周环带状分布着丘陵和低山山地。

2.主要地貌类型

1.环状山地:特点是四周环山,中间是相对平缓的盆地,或是宽长的谷地,盆地间往往被低山丘陵相隔。如澜沧江及其支流罗梭江以东的勐腊县盆地,东、西、南、北四方各有一组长条状较高的山地阻隔,中部又隆起一条南贡山山地,将盆地分隔成南北向的两块宽谷盆地。勐腊和尚勇子保护区片位于这个方形环状山地地貌区域内。

2.丘状高原,山原地貌:澜沧江东岸的小勐养、南线河、象明一线以北地区,原来是海拔1100~1300m完整的高原面,地壳抬升的同时又遭河流切割,形成目前起伏和缓、浅丘密布的残存高原面,外围则是侵蚀的中山山地,两者相连组成中山山原地貌形态。勐养子保护区片位于此类地貌区域内。

3.山川并列、岭谷相间地貌:澜沧江下段和罗梭江的下游,受西北一东南向和东北一西南向的两组构造线的控制,形成两组不同方向的山川并列,岭谷相间的地貌类型。勐仑子保护区片的大部分地区位于此类地貌区域内。

4.岩溶山地:又称石灰岩山地。西双版纳地区此类地貌面积不大,主要在勐腊县的勐远东部和北部,以及勐仑、勐醒以北一带两片。海拔虽然不太高,但是坡陡谷深,地势十分险要,在盆地的边缘地带及河流宽谷附近往往有峰林状的石灰岩山丘分布。勐仑子保护区片的东南和东北部分,分布在石灰岩山地。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