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质变化趋势 相关链接 水质变化趋势 根据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成果,对照1977年至1980年水质监测资料,西江水系干、支流有毒物质污染程度呈上升趋势,黔江的酚、氰、砷的年均检出值逐年上升。珠江三角洲监测资料表明,主要污染物为挥发酚、石油类、氨氮、亚硝...
水质变化趋势
根据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成果,对照1977年至1980年水质监测资料,西江水系干、支流有毒物质污染程度呈上升趋势,黔江的酚、氰、砷的年均检出值逐年上升。珠江三角洲监测资料表明,主要污染物为挥发酚、石油类、氨氮、亚硝酸氮、汞等,其中尤以氨氮和石油类污染最为严重,检出值逐年上升,尤其是1980年、1981年急剧上升。
根据珠江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以及1993〜2000年主要测站逐月水质资料,珠江流域约有80%的测站水质保持不变,约15%的测站水质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只有约5%的测站水质有所改善。水质状况改善的比例不大,虽然目前大部分测站水质保持不变,但是水质恶化的比例大于改善的比例,流域水污染形势仍然很严峻。其中珠江三角洲水质污染恶化趋势较严重,水质恶化比例超过80%。
近几年,随着水资源保护的逐步加强,珠江流域水污染趋势总体上有所缓和。对照2001年与2010年水资源公报成果,珠江流域全年劣于HI类水质的河长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34.2%下降到2010年的32.3%。但局部地区仍然恶化严重,珠江三角洲地区劣于ID类水质的河长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24.7%上升到2010年的61.3%,郁江由3.74%上升到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