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代大都城市规划概况

中国元代大都城市规划概况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4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7283

标签:

摘要: 基本概况 相关链接 基本概况 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东北建置新都城,自上都迁都于此。至元九年,改名大都。此城址与金中都城址的关系位置,史称:“京城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枕居庸,奠朔方”,形势颇胜。 元人放弃金中都,选址于此另...

基本概况

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东北建置新都城,自上都迁都于此。至元九年,改名大都。此城址与金中都城址的关系位置,史称:“京城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枕居庸,奠朔方”,形势颇胜。

元人放弃金中都,选址于此另营新城。看来除因金中都城因战争破坏,宫阙已成丘墟,难于利用外,更多的是考虑城市水源问题。金中都是据以莲花池水系为城市水源的传统位置而建置的。这个水源有限,随城市不断扩展,渐感不敷。尤其是大量粮食输入京师的漕运任务,更显得难以承担。这个问题在金代业已充分暴露出来,表明依靠莲花池水系是不能担此重任的。元代漕运较金更繁重,故决定另择水源较丰富之高梁河水系,作为城市水源,并由郭守敬规划开通惠河,以济漕运之需。这便是元大都另选城址的主要原由。从此,北京城址便由以莲花池水系为水源转入以高梁河水系为水源了。

元大都外廓城方六十里。考古勘测查明,外城南北长约7600m,东西宽约6700m,总面积约50余km2。城之形制呈南北稍长之长方形。外廓计开十一门,东、西、南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正南门曰丽正,其右臼顺承,左曰文明。北面东门曰安贞,西门曰健德。东面中曰崇仁,其左曰光熙,其右曰齐化。西面中曰和义,其右曰肃清,其左曰平则。

城为三重环套配置形制。宫城在城中央偏南处,外为皇城(又称“萧墙”或“拦马墙”),再环以外廓。按考古勘查,皇城南墙在今东、西华门大街以南;北墙在今地安门南;东墙在今南、北河沿西侧;西墙在今西皇城根。宫城偏在皇城东部,其南门一崇天门,约在今故宫太和殿位置上;北门——厚载门约在今景山北部。文献记载,宫城周回九里三十步,东西四百八十步,南北六百十五步。®呈南北长之长方形。共有六门,计南三门,东、西、北各一门。

考古工作者在今景山北墙外,发现纵贯宫城中央的南北大路遗迹,宽达28m。此大路即元大都之中轴大路,表明明北京仍沿用此中轴线,并未改变。考古前尚发现大都城东北的街道遗迹。在南北主干道的东西两侧等距离地排列着许多东西向巷道(胡同)。大街宽25m,胡同宽约6~7m。从光熙门大街至北顺城街之间,排列二十二条东西向胡同。从这个遗迹,便可看出元大都城街巷的分布格局。®

大都城内河湖水系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为高梁河、海子、通惠河构成之漕运水系系统;一为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之宫苑用水水系系统。高梁河从和义门北入城,汇为积水潭,通惠河从今地安门桥下东南流出大都城南城垣,东至今通县。金水河引玉泉山水入和义门南120m处入城,沿今北沟沿,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入太液池,再从崇天门南周桥下东流入通惠河。北支沿皇城西墙外北流,再折而西,入太液池北岸。

文献记载,大都城划分为五十坊。此五十坊中,大部分的相对位置,尚可稽考。城内有主要街道七条,即长街、千步廊街、丁字街、十字街、钟楼街、半边街及棋盘街。此外,南城尚有五门街和三叉街。大街宽二十四步,小街宽十二步。

城中有三个主要的市,即日中坊之斜街市、鸣玉及咸宜坊之羊角市以及南薰与明照坊之枢密院市。此三市系综合性商业区,此外尚有各种专业性行业街市及集市,分布在城内外。城内各街两侧,散布各种铺店及货摊,街肆颇为繁荣,这些铺店都是各行业的基层商品供销点。大街两侧排列坊巷(胡同),住宅即沿坊巷(胡同)建置。

以上说的,便是有关元大都城规划的若干基本概况。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