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诸侯王疆域的变迁

汉代诸侯王疆域的变迁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10282

标签:

摘要: 汉代诸侯王国封域的变迁 西汉的诸侯王国封域在两百年间有过十分繁复的变化,这一变化过程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帝五年七异姓王国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就已陆续分封数人为王。高帝五年(前202年)二月,汉王朝建立之时,刘邦正式剖符分封异姓功臣七人为诸侯王。这些人拥兵...

汉代诸侯王国封域的变迁

西汉的诸侯王国封域在两百年间有过十分繁复的变化,这一变化过程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帝五年七异姓王国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就已陆续分封数人为王。高帝五年(前202年)二月,汉王朝建立之时,刘邦正式剖符分封异姓功臣七人为诸侯王。这些人拥兵据地,已行割据之实,所谓分封不过是对现实割据局面。

(二)高帝十二年十王国

高帝六年起,刘邦就逐个铲除异姓诸王,而代之以同姓王。这一工作在十二年基本完成,其时“高祖子弟同姓为王者九国,唯独长沙异姓……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于天子。汉独有……十五郡”(《史记》)。在更异姓为同姓的过程中,刘邦还有意识、有计划地开置部分秦郡,或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因此高帝末年上列同姓诸侯王中除楚王刘交是刘邦之弟,吴王刘濞是其侄外,余皆其子。九同姓国与异姓长沙国在地域上连成一片,总封域共38郡,占全汉疆域的一半以上。这时高帝自领只有15汉郡,即内史、上郡、北地、陳西、汉中、巴郡、蜀郡、广汉、云中、上党、河东、河内、河南、南阳、南郡,比高帝五年时更形缩小。

以上同姓与异姓诸侯又称内诸侯,虽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但仍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其封域可看成是特殊政区,仍包括在汉王朝的版图之内。另外,还有所谓外诸侯,他们只是称臣纳贡而已,不受汉王朝控制,其领地在汉初疆域以外。高帝时期共分封外诸侯三人:五年封故越王亡诸为闽越王,王闽中地;十一年封秦南海尉赵佗为南越王,王南海、桂林、象郡;十二年封“越之世”南武侯织为南海王,其地当在闽越、南越、淮南三国间。

(三)文帝后期十七诸侯、二十四郡

文帝实行以亲制疏与众建诸侯的策略,徙亲子淮阳王于大国梁国,分齐为七,分淮南为三。一方面使王国领域大大缩小,数目增加,至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王国总数已增至17,即高帝末年的9国(淮阳国已除)加上济北、济南、淄川、胶东、胶西、城阳(以上分齐国置)及庐江、衡山(分淮南国置)等8国。另一方面,部分王国徙置或废除而为汉郡,加之又把汉郡划小,故使汉郡总数也有所增加。如淮阳王徙梁,淮阳郡归汉所有;齐分为七时,琅邪郡归属中央,河间国除,其地入于汉分为河间、勃海、广川三郡,内史分为左右,故与十七诸侯同时并存的汉郡有24郡之多。这24郡除去高帝末年的15郡外,增置的9郡为左内史、东郡、颍川、汝南,及上面已提到的淮阳等5郡。众建诸侯之策在文帝时尚未遍及所有诸侯王国,故仍有地兼数郡的王国存在,如吴、楚、赵、代、燕等。异姓长沙王则恰好在文帝的最后一年亡而无后,依例国除,其所属长沙、桂阳、武陵三郡尽归于汉。

(四)景帝中元六年二十五王国、四十三郡

景帝登基之翌年即封亲子六人为王,立临江、汝南、淮阳、河间、广川、长沙六国;又采用晁错“削藩”之策,相继削赵国常山郡,楚国东海郡,并打算削吴国会稽郡与鄣郡,从而引起七国之乱。景帝三年临乱之前是22王国与24汉郡并立之势。这22国是上述六国及前代原有之吴、楚、赵、济南、淄川、胶西、胶东(即叛乱七国)、齐、济北、城阳、淮南、衡山、庐江、梁、燕、代。乱平之后,各王国支郡收归中央所有,又以部分汉郡及所削支郡置国,又封亲子七人为王。同时又继续实行众建诸侯之策,中元六年(前144年)分梁国为五,于是至此共有诸侯王国25,是西汉一代王国总数最高的年份。与此同时,因为王国支郡悉属于汉,汉郡总数达43之多,这就是《史记•诸侯王表》所说的“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谪削地,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纳于汉”的局面。自此以后,王国地仅一郡,地位也等同于郡,封建制名存实亡,诸侯王国作为一种特殊政区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变成与郡同样性质的统县政区。武帝以后,诸侯王国的官制也经历彻底的变化,因此地方行政制度中诸侯王国已不必另作专门讨论了。

(五)武帝至成帝间的变化

武帝行推恩法,继续蚕食王国领域,以后历代继续奉行此法,直至汉末。推恩名义好听,是使太子以外不能继承王位的诸侯王之子都能一体沾沐皇恩,得以封侯,目的却是要将这些王子侯国纳入汉郡之中,随后若王子获罪,就废侯国以为县。而且实行推恩令貌似自愿,实为强迫,有多少王子,则须分封多少王子侯国,王室一般多产,故王子侯国之封前后竟有数百之众,几代以后,绝大多数王国几乎封地以尽。

另外,从景帝时起就对犯法诸侯王以削县作为惩罚措施,如景帝二年胶西王有罪,就削去胶西国封域大半,武帝以后历代也如法炮制,如元朔中削梁孝王八城,成帝元延中又削梁五县。又如宣帝时长沙刺王建德有罪,亦削八县。诸侯王动辄得罪,削县之事不绝于史。因此推恩与削县两个办法使王国领域不断缩小,汉郡不断增加。到成帝元延绥和之际(前9年、前8年间),全汉共有19个王国与84个汉郡并存,虽然王国数量占到郡国总数的近1/5,但一共只领123县,仅占西汉总县数1587县的1/13而已,没有一个王国能有与朝廷对抗的地理基础了。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