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藩属国家丧失殃及边疆 近代周边与清王朝保持着宗藩关系的国家主要有朝鲜、越南、琉球及缅甸等。这种宗藩关系大多是历史的继承,主要形式也是历史上的册封、朝贡(朝鲜一年一贡,越南、琉球二年一贡,缅甸十年一贡),遇藩属国国君即位,清政府派专使持敕书、印信前往册封。...
(一)藩属国家丧失殃及边疆
近代周边与清王朝保持着宗藩关系的国家主要有朝鲜、越南、琉球及缅甸等。这种宗藩关系大多是历史的继承,主要形式也是历史上的册封、朝贡(朝鲜一年一贡,越南、琉球二年一贡,缅甸十年一贡),遇藩属国国君即位,清政府派专使持敕书、印信前往册封。这是源自古代属国制度在近代演变而成的一种特殊藩属国家关系。藩属国对宗主国有一定的从属和依附关系,作为宗主国,清王朝对藩属国又具有一定的支配权和保护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得到了包括列强在内的国际上的承认。
19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之间的争夺日趋激烈。在亚洲地区的重要表现是展开了新一轮的殖民地争夺,中国周边为数不多的几个藩属国家成为主要的争夺目标。
琉球国:1872年10月,日本强行分封琉球国王尚泰为藩王,造成琉球中日两属,由此作为侵占琉球的第一步。两年后,日本又歪曲中日《北京专约》的内容(条约中误将琉球船民称为“日本国属民”,日以此作为清承认琉球是日本属国的依据),吞并琉球,宣布废藩置县。1879年5月,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调停中日冲突,建议琉球一分为三,提出将靠近中国台湾的宫古、八重山两个琉球所属的群岛划归中国,日本为换取清承认琉球属日和获取更多的通商权益,予以认可。后因日本侵略朝鲜未及商议。
朝鲜国:1876年2月,日本以“炮舰政策”迫使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第一款是“朝鲜为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平等主权”,其用心也是首先使朝鲜脱离与清王朝的宗藩关系。1882年,日本又迫使朝鲜签订了《仁川条约》,取得了在朝鲜的驻兵权。此后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步步深入,直至挑起“甲午战争”。
越南:1873年,法国军队进犯河内,迫使越南签订了《西贡条约》。按条约规定,承认法国为越南的保护国。1882年至1883年,法军多次入侵与中国毗邻的越南北部,进而挑起“中法战争”。
(二)列强侵犯引发边疆危机
沙俄侵占伊犁,西北边疆危机。1871年,沙俄利用新疆反清起义和浩罕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后的混乱局面,趁火打劫,出兵侵占伊犁,由此形成西北边疆危机。当时,沙俄对新疆形势的总体评估是,清政府已无力收复新疆,所以初期曾虚伪地向清政府声明,侵占伊犁是“代为收复,权宜派兵驻守,俟关内外肃清,乌鲁木齐、玛纳斯各城克复之后,即当交还”。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唯有伊犁一处为沙俄强占,清政府随即开始与俄展开长达4年的交收谈判。
马嘉礼事件与西南边疆危机。清与缅甸的宗藩关系相对较为松散,英国早有吞并缅甸之心。1874年,英国一支近200人的武装探路队进入缅甸,企图探测自缅甸进入云南的道路,打开通往中国的后门。英驻华翻译马嘉礼擅自带人自云南前往迎接,在中缅边界被杀。英国乘机要挟,一时气氛紧张。次年以签订中英《烟台条约》收场。1885年,英军入侵缅甸,次年缅甸沦为英殖民地。同期,中英签订《会议缅甸条款》,清被迫承认英占有缅甸。
日军进犯台湾,东南边疆告急。1874年,日本利用台湾高山族误杀漂流到台湾的琉球船民的事件出兵侵犯台湾,东南边疆告急。同年10月,中日签订《北京专约》,日军自台湾撤出。
英军进犯隆吐山,西藏告急。1888年3月,英军2000余人大举进犯西藏边境要塞隆吐山,发动第一次侵藏战争。1890年,中英签订《藏印条约》,英军退回。
俄英入侵帕米尔,西北边疆再次危机。1891年和1892年,沙俄两次出兵侵占帕米尔,英国指使阿富汗兵也在1892年侵入到帕米尔中心地带苏满塔什。俄英继而相互勾结,商议私分中国领土帕米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