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六十年初步勘探栎阳故城遗址,大致在东西宽约1801m,南北长约为2232m的范围内,到处散布有秦及汉初瓦片等遗物。但这仅系就建筑材料遗物分布的大致范围而言,并不意味着故城的规模便是如此。1980〜1981年考古勘探和试掘,发现栋阳故城的南垣,残长达1640m,...
六十年初步勘探栎阳故城遗址,大致在东西宽约1801m,南北长约为2232m的范围内,到处散布有秦及汉初瓦片等遗物。但这仅系就建筑材料遗物分布的大致范围而言,并不意味着故城的规模便是如此。1980〜1981年考古勘探和试掘,发现栋阳故城的南垣,残长达1640m,西垣残长达U20m。但东垣及北垣均未探出,也许已为水冲毁,致遗迹无存。已探出之南垣遗迹,东起七斗渠东l9m,往西经新斗渠、关庄南,至六斗渠西194m。此垣构筑年代约于秦代,至迟不晚于西汉初年。已探明之西垣遗迹,南起关庄西450m的东西向排水渠北,往北经小屯村东,过四支渠北渠,至义和村东,墙之筑法及结构与南墙同。
北垣、东垣虽未查出,考古工作者却据故城遗址及道路分布情况,亦作了推测。他们以为东垣的相对位置可能在任玉路孝泉刘家村至金指王村南北土壕附近。北垣的相对位置有可能在华刘村、西党村、东党村和孝泉刘家村一带。
根据已探明之南垣、西垣,以及上面推测的东垣和北垣相对位置,并联系已查出之东西干道长度,可以推断栎阳故城的东西长约为2500m,南北宽约为1600m。《长安志》“栎阳县”条载:“古县城在县北,东西五里,南北三里。”此“古县城”即指秦献公所徙居之栎阳,可见《长安志》所记之栎阳故城形制与规模,与考古勘探结果亦基本相符。
由此可见,秦栎阳应是一座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城市。其规模为东西长25⑻m,南北宽1600m。
城址周围除构筑一道城垣外,城内未发现有宫城遗迹,城之外围亦未另建外廓,看来秦栎阳的城池建设是较为简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