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级是对事物或现象的数量或特征进行等级的划分,主要包括确定分级数和分级界线。确定分级数的原则是: (1)分级数应符合数值估计精度的要求。分级数多,数值估计的精度就髙。 (2)分级数应顾及可视化的效果。等级的划分在GIS中要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出来根据人对符号等级的...
分级是对事物或现象的数量或特征进行等级的划分,主要包括确定分级数和分级界线。确定分级数的原则是:
(1)分级数应符合数值估计精度的要求。分级数多,数值估计的精度就髙。
(2)分级数应顾及可视化的效果。等级的划分在GIS中要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出来根据人对符号等级的感受,分级数应在4~7级。
(3)分级数应符合数据的分布特征。对于呈明显聚群分布的数据,应以数据的聚群数作为分级数。
(4)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较少的分级数。
确定分级界线的基本原则是:
(1)保持数据的分布特征。使级内差异尽可能小,各级代表值之间的差异应尽可能大。
(2)在任何一个等级内都必须有数据,任何数据都必须落在某—个等级内。
(3)尽可能采用有规则变化的分级界线。
(4)分级界线应当凑整。
在分级时,大多采用数学方法,如数列分级、最优分割分级等。对于有统—的标准的分级方法,应采用标准的分级方法,如按人口数把城市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也可以定性地分级,如国家、省、市、县、镇等。分级也需要使用分级代码的形式才能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