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发布日期 : 2017-02-22 03:47:05 UTC

空间数据描述的是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三大基本特征: 空间、时间和专题属性。对于GIS来说, 时间和专题特征常常被视为非空间属性。 近年来对时间特征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特征值可通过观测或对观测值处理与运算来得到, 例如在某一选定点位可获得重力测量值这一专题特征, 而该点的重力异常值则是计算出来的专题特征。下面对这三种特征进行分述。

1.空间特征

空间特征指空间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 以及与相邻物体的拓扑关系。 位置和拓扑特征是地理或空间信息系统所独有的, 空间位置可以由不同的坐标系统来描述, 如经纬度坐标、一些标准的地图投影坐标或是任意的直角坐标等。 GIS的作用之一就是进行各种不同坐标系统坐标间的相互转换。

人类对空间目标的定位一般不是通过记忆其空间坐标, 而是确定某一目标与其他更熟悉的目标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而这种关系往往也是拓扑关系。如一个学校是在哪两条路之间, 或是靠近哪个道路叉口,一块农田离哪户农家或哪条路较近等等。 通过这类空间描述,可在很大程度上确定某一目标的位置,而一串纯粹的地

理坐标对人的认识来说几乎没有意义。 有几个人记得自己家或办公室的确切坐标? 又有几个人对着坐标去上班?而对以计算机处理为主的GIS来说, 最直接、最简单的空间定位方法是使用坐标, 而拓扑关系则需要在空间坐标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来建立。 这类算法已很普遍,如在Burrough、 黄杏元和汤勤等的书中均有介绍。 而对于如何从人类对空间、 拓扑的文字描述中自动产生空间坐标这一过程则很少在GIS中实现, 或许这将成为未来实用GIS的一个功能。

2.专题特征

专题特征指的是除了时间和空间特征以外的空间现象的其他特征, 如地形的坡度、坡向、某地的年降雨量、土壤酸碱度、 土地覆盖类型、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空气污染程度等。 这类特征在其他类型的信息系统中均可存储和处理。 对于这类特征的空间表示方法在传统的地图制图学中有详细的阐述。 目前GIS中对专题特征的输出方法大多沿用传统的专题制图方法, 如分级(层)设色法和符号法等。

3.时间特征

严格来说, 空间数据总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或时间段内采集得到或计算产生的。 由于有些空间数据随时间变化相对较慢, 因而有时被忽略。在很多场合,时间可以被看成一个专题特征。 这对于大多数地理信息软件来说是可以做到的。 但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在GIS中进行索引和时空分析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