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时态问题

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时态问题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1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4378

标签:

摘要: 由于现实世界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关系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各类地理框架数据的持续更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测绘部门的重要使命。例如,美国USGS提出要在2010年实现“七天内更新地图”;日本GSI采用基于栅格的更新方法,先更新1:2.5万地形图,再用1:2.5万...

由于现实世界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关系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各类地理框架数据的持续更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测绘部门的重要使命。例如,美国USGS提出要在2010年实现“七天内更新地图”;日本GSI采用基于栅格的更新方法,先更新1:2.5万地形图,再用1:2.5万图更新1:5万图;其城市地区每三年更新一次,郊区每5年更新一次,山区每10年更新一次。我国国家测绘局正在更新1:25万数据库,今后将每3~5年更新一次。上海市确定1:10000数字线划地图的更新周期为5年,1:2000数字线划地图的更新周期为4年,1:1000数字线划地图的更新周期为3年,而中心城区1:500数字线划地图的更新周期为2年。为了向用户提供现势性强的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及相应历史数据,还需要研究解决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变化发现和测定是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持续更新的首要问题。对于中小比例尺数字地图来说,需要综合使用航空航天遥感资料、较大比例尺地图数据和有关专业部门的现势信息,方可有效地发现和测定变化。在利用遥感影像发现和测定变化方面,目前需要研究解决从遥感影像中自动提取变化地物、影像到地图的自动配准、困难地区遥感影像获取等一系列问题,发展基于已有数字地图和最新遥感影像更新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技术系统及工艺流程。对于大比例尺的数据更新来说,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利用城市规划、设计的数字成果,并在放验线、竣工验收等环节实地测定地物的变化,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技术政策和规范标准。

2.在测定了变化之后,应在主数据库中加入新增目标和删除不再存在的目标,生成新的数据库版本,并保存历史数据。但目前各类GIS空间数据管理系统主要是表达某一时刻的空间实体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没有考虑表示空间实体的时空变化,更没有记录导致状态变化的原因,在版本存贮时存在着大量的冗余,并只能向用户提供最新的快照数据或最新的增量数据。因此,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时空变化的有效记录和管理是急待研究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其中包括主数据库更新过程中的一致性处理、版本制作等。

3.对于广大的用户来说,其在使用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过程中,往往添加了大量的属性数据或专题数据=若以批量方式提供最新地理空间框架快照数据,需要研究因用户数据规格不同而可能产生的语义冲突、数据库模式不一致、信息转换等问题;而以增量方式提供变化要素数据时,需要研究新要素与所替代要素连接与客户数据库一致性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4.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日积月累,将形成丰富的时空数据资源,其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现势分布,而且也记录了变迁状况及有关作用过程。因此,应加快历史图件资料的数字化工作,有效地保存时序数据,开发多时相数据产品。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