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珠江流域的地质构造

中国珠江流域的地质构造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09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4941

标签:

摘要: 区域地质 相关链接 区域地质 珠江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地层从前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以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三叠系等最为发育。岩浆岩集中分布于流域东部,即广西东部和广东境内,以燕山期花岗岩为主。在地质构造方面,川滇经向构造带和青藏滇缅歹字型构造制约了...

区域地质

珠江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地层从前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以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三叠系等最为发育。岩浆岩集中分布于流域东部,即广西东部和广东境内,以燕山期花岗岩为主。在地质构造方面,川滇经向构造带和青藏滇缅歹字型构造制约了流域西部河源;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构成了流域北缘分水岭;昆明、广西、粤北3个孤顶向南的巨型山字型构造控制了从南盘江到北江广大地区;新华夏系第二、三隆起带和第二、三沉降带呈北北东向斜切全区;云开大山华夏系隆起带呈北东向斜贯于流域东部的粤桂边境;还有规模较小或序次较低的构造形迹穿插其中,形成复杂的构造格局。其中新华夏系是流域内的活动构造体系。自西向东,其形成时间愈来愈新,发育程度及新近纪活动愈来愈强烈。

西江上游南盘江位于云贵高原和高原斜坡区,主要地层为古生界和中生界三叠系,碳酸盐岩占本区面积的57.5%,岩溶发育,形成古溶原一峰丘和溶洼一丘峰。红水河和黔江位于高原斜坡和中低山丘陵盆地区,地层以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出露最广,碳酸盐岩占该区面积的61.1%,岩溶发育形成溶洼峰丛、峰林洼地和峰林平原。浔江、西江位于低山丘陵盆地区,广泛出露下古生界碎屑岩,碳酸盐岩仅占15.1%,岩溶化为孤峰溶原。中生界、新生界红层分布于山间盆地,燕山期花岗岩以岩基状产出。西江下游河床冲积层较厚达30〜40m。根据《中国地震活动参数区划图》,西江流域上游云南通海、玉溪、石屏、宜良地区,中游广西横县及灵山以南一带地震活动剧烈,地震基本烈度为MI〜X度,其余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贝度或小于VI度。

北江地处粤桂中低山丘陵区,干流河谷呈峡谷盆地相间地形,流域边缘和支流武水上游分布有元古宇和下古生界浅变质砂页岩和硅质岩,干流上游广布中生界、新生界红层,形成独特的“丹霞”地形,中游主要分布着古生界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后者分布于韶关、英德地区,岩溶发育,形成峰林溶盆和孤峰溶原。燕山期花岗岩成带状侵入。中下游河段第四系河床冲积层较厚,沉积相复杂。飞来峡以上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见度或小于YI度,飞来峡以下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东江位于中低山丘陵盆地区,上游寻乌水和中游上段出露古生界,多为变质岩系;中游分布有中生界碎屑岩和火山岩,盆地区沉积中生界和新生界红层,碳酸盐岩所占比例极小;下游第四系冲积层较厚。流域内分布着长条形的河源地震带,烈度为W度,其余地区为1度。

珠江三角洲边缘的山地丘陵以及散布的岛状残丘出露有下震旦系至下第三系的各类沉积岩以及不同时期侵人的花岗岩。平原上广泛分布着第四系:三角洲顶部、边缘和丘陵地带为冲积洪积层,以粗颗粒的砂层和砂性土为主;中部及下部为河海交互相沉积,以黏性土和淤泥为主;海岸带为海相沉积,以淤泥和淤泥质土为主。本区地处广州一阳江地震带,西北江三角洲及其西北缘邻近地区地震烈度为W度,其余地区为切度。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