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河河口冲淤的演变

中国黄河河口冲淤的演变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08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6949

标签:

摘要: 黄河河口冲淤演变 相关链接 黄河河口冲淤演变 黄河带来的泥沙大量在河口堆积。其中约有24%的来沙淤积在三角洲洲面上及河口河槽内,使利津上下河段平均每年淤高6.3cm;约有40%的来沙淤积在三角洲滨海前沿,平均每年造陆50km2,30km余宽的岸线平均每...

黄河河口冲淤演变

黄河带来的泥沙大量在河口堆积。其中约有24%的来沙淤积在三角洲洲面上及河口河槽内,使利津上下河段平均每年淤高6.3cm;约有40%的来沙淤积在三角洲滨海前沿,平均每年造陆50km2,30km余宽的岸线平均每年向海延伸1.5km,河口沙嘴平均每年延伸约3km;约有36%的来沙输往三角洲两侧沿岸或深海。河口的淤积延伸意味着河口侵蚀基准面相对升高,三角洲尾闾河段相应淤积抬升,从而使黄河人海流路经常处于摆动和改道演变之中。

黄河口的演变过程表现为淤积一延伸一改道。在淤积延伸的同时,经过若干小规模的变迁摆动,塑造出若干决口扇。出汊摆动点逐次上移,河床不断堆积抬高,比降趋缓,溯源堆积不断发育,其结果导致一次以顶点为中心的改道,此过程周而复返。在1855年以来的近代三角洲上,人海水道平均每8〜10年改道一次,现行清水沟流路的行水时间已超过30年,演变周期明显加长。完成一次流路横扫三角洲的演变周期历时约半个世纪。河口的淤积延伸改变了河口侵蚀基面的高度,从而引起河流纵剖面的调整以及水流挟沙能力与来沙量对比关系的改变。改道初期,下游河道产生溯源冲刷,随着河口沙嘴延伸,比降变缓,下游河道转为溯源堆积,当人海水道完成一次大循环后,黄河下游河床将出现一次稳定性抬髙,尔后的周期性升降则又在稳定抬高的基础上进行。

黄河口口门宽浅,支汊纵横,在口门附近有拦门沙堆积,其纵向长度约几十千米,低潮时水深不及lm。拦门沙的形态与国内外其他河口相比,具有3个突出的特点:长度短、顶部水深浅以及前缘坡度陡,整个拦门沙紧堵着河口口门,对泄洪排沙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黄河口拦门沙在纵向上呈缩短的趋势,但变化甚微,与河口口门总是保持动态平衡,拦门沙在横向上由于含沙径流出口门人海时呈为辐射状态,其发育扩展宽度主要与水沙摆幅大小有关,摆幅一般在4〜10km之间。拦门沙堆积体上部在每年洪水期延伸扩大,在枯水期则退缩减小,其变化强度因年而异,且随洪水来沙量及海洋动力条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变化而变化。

洪季口门常无固定河槽,有时因大风或大潮顶托而改变出口位置。在泄洪和输沙条件较好的河道,洪流可冲人海中十几千米,浑水舌冲入海中30km余,淡水舌则可达100km以外。拦门沙水域发育最大浑浊带,它对拦门沙的形成与演化有重要作用。

三角洲滨海区的水深一般在20m内。由于黄河泥沙源源不断地输入,使海区水深变浅,海底坡度趋缓,只有神仙沟沙嘴附近海域水较深,坡较陡。三角洲上充分发育的流路,其沙嘴一般都突出于海岸线以外,伸人海中,因而三角洲岸线实质上由若干黄河故道口的沙嘴连线而成。三角洲岸线经常受到径流、风浪和潮流的作用,表现出淤积和蚀退现象。凡正在行水的河口,沙嘴呈鸭嘴状迅速向海推进。在沙嘴淤积发展的同时,沙嘴两侧形成以细颗粒物质为主的浮泥区,当地称“烂泥湾”。浮泥厚度1〜5m不等,水深一般只有2〜3m,当河口改道后,陆源物质补给减少或断绝,在风浪、潮流的作用下,原沙嘴即发生侵蚀后退。

近30多年来,黄河入海水量沙量明显减少,断流现象频发,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大,对河口及邻近海域的水文特征、河床演变和生态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