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湖泊滩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湖泊滩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05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062

标签:

摘要: 滩地概念 滩地的开发利用 相关链接 滩地概念 湖泊滩地又称为湖泊滩涂,是处于环湖陆地和湖泊开敞水域之间水陆环境相互过渡的地带,即介于湖泊多年平均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地带。它是湖泊在发展过程和演变过程中由于泥沙淤积及生物残体等物质年复一年地沉积而逐渐...

滩地概念

湖泊滩地又称为湖泊滩涂,是处于环湖陆地和湖泊开敞水域之间水陆环境相互过渡的地带,即介于湖泊多年平均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地带。它是湖泊在发展过程和演变过程中由于泥沙淤积及生物残体等物质年复一年地沉积而逐渐形成的。所以,湖泊滩地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和灌慨便利,是优质的土地资源。

全国约有10000km2 可作为耕地资源利用的湖泊滩地,它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湖泊。据对洞庭湖鄱阳湖等25个大中型湖泊调查统计,计有滩地面积7987km2 ,约占全国湖泊滩地总面积的80%。滩地资源的地区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和淮河中下游的湖泊中.计有滩地面积7562km2 ,而云南和新疆等省区仅有416km2 。其中,鄱阳湖滩地面积达2536km2 ,为全国之最,洞庭湖次之为1688km2 ,洪泽湖居第兰位为1021km2

我国湖泊滩地开垦利用历史悠久。据近年考古资料证实,在洞庭湖、江汉平原和太湖平原等地区均发现了4〜7kaB.P.的碳化稻谷,其中以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最为著名。对湖泊滩地的利用,最初是自然垦殖,它是一种最原始的广种薄收的利用方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器具的进步,对滩地的利用也由自然垦殖逐步过渡到围垦种植。

滩地的开发利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围垦为主要方式的湖泊滩地开发利用又以历史时期无法比拟的规模和速度进行,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围垦活动才逐步被阻止。围垦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和不可低估的。其一,围垦使得湖泊水陆过渡带消失,湖泊湿地受到破坏,湖泊滞纳污染物能力下降;其二、围垦使大批湖泊消亡和缩小,湖泊蓄水容积大为减少,从而削弱了湖泊的调蓄功能,恶化了湖区水情,加大了湖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灾情损失;其三,围垦破坏了湖泊的水生动物的生境条件,影响了水产资源的自然增殖。湖泊滩地区域水生植被茂盛,鱼、虾、贝、蟹等动物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渔业区,也是大天鹅、小天鹅、黑鹳、白鹳和白枕鹤等珍稀水禽及野鸭和大雁等鸟类的越冬栖息地。

围垦使水生生物丧失了广大的生长栖息地和候鸟越冬栖息生存空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直接危及水产资源的自然增殖和渔业生产,大大减少了来湖区栖息越冬的水禽。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