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项目名称 中国泥炭地生物多样性综合管理与气候变化(UNEP-GEF) 项目背景 若尔盖湿地跨四川与甘肃两省,位于黄河上游和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面积100万公顷,主要由泥炭沼泽、莎草沼泽、湖泊和湿草地组成,并散布着许多山丘和干草地。拥有沼泽和草地面积达37.5万...
项目名称
中国泥炭地生物多样性综合管理与气候变化(UNEP-GEF)
项目背景
若尔盖湿地跨四川与甘肃两省,位于黄河上游和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面积100万公顷,主要由泥炭沼泽、莎草沼泽、湖泊和湿草地组成,并散布着许多山丘和干草地。拥有沼泽和草地面积达37.5万公顷的黄河首曲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包括黑颈鹤在内的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该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表现在:沙化、过度放牧、水位下降、植被类型变化和物种的消失。若尔盖还面临许多体制上的挑战,包括:缺少全面的保护区规章制度、缺少正式的部门参与规划与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行政上的制约、参与规划与管理的缺乏以及数据与信息匮乏。
项目目标
该项目的目标是评估泥炭地管理活动和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影响。该项目旨在提供将来如何管理泥炭地建议,以维持它们作为碳的“库”和“汇”的作用,而同时又能保护其生物多样性。确定未来的管理措施与生计替代战略,解决四川和甘肃若尔盖湿地的上游泥炭过度放牧和排水的影响和问题。确认当前的泥炭地社会经济用途及其对当地社区的重要性,并利用这些信息制定适合的管理和治理方法。通过制定和散发泥炭地/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材料,包括宣传折页、通讯文章、媒体材料、培训和提供定期信息、组织研讨会总结和推广该项目成果和其他国家的经验,增强泥炭地丧失对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的意识。
项目资助机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