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23°30')以南,北有云岭高原和横断山余脉作屏障,南受印度洋、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日照充足,静风少寒,露重雾浓,雨量充沛,气温高,为不受台风影响的中国西部型季风热带气候。根据中国热量带划分,大部分地区是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类型。海拔8...
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23°30')以南,北有云岭高原和横断山余脉作屏障,南受印度洋、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日照充足,静风少寒,露重雾浓,雨量充沛,气温高,为不受台风影响的中国西部型季风热带气候。根据中国热量带划分,大部分地区是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类型。海拔800m以下的河谷、盆地及低丘地带为北热带季风气候,海拔800m以上的山地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区域内气候的垂直差异较大。
区内全年承受印度洋和太平洋两个不同性质的热带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湿季明显。每年11月份至翌年4月份,晴空少雨为干季,5~10月份,阴雨连绵为湿季(又称雨季)。干季的冬半年,受南支副热带西风急流控制,气流来自西部热带干燥地区。整个地区受干热性气团的影响,多晴少云,太阳辐射量多,气温较高,日温差大,降水较少,相对比较干燥。湿季的夏半年,南支副热带西风急流北撤,取而代之的是副热带东风层流控制,中低层受来自孟加拉湾的印度洋西南气流影响。整个地区受热带湿热气团的控制,大量降水,阴雨天多,湿度大。
西双版纳的气候冬春气温高,夏秋气温低,最热月在5~6月份,而不是出现在7月份,日温差大,年温差小;春天升温快,冬季降温主要是辐射型降温,寒潮少而弱;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冬春季多于夏秋季,全年静风率高,风速小,干湿季节交替的季节晨雾浓重。
1.光资源
一年内,太阳两次垂直通过西双版纳地区,此时白昼时间长,日照时数平均在10.5~13.5h,全年光照资源丰富。太阳总辐射量最高月出现在雨季前的4~5月份,各月太阳辐射量占全年的10%~11%;最低月出现在雨季结束后的11~12月份,各月太阳辐射量占全年的6%~7%。西双版纳地区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一般在1800~2100h。
2.热量资源
西双版纳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15.1~21.7℃,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为8.8~16℃;最热月6月份,平均气温为17.9~25.5℃。的活动积温5062~7948℃,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是澜沧江的谷地,为21.7℃;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南贡山山脊地带,为15.1℃。海拔850m的等高线相当于20℃年平均气温的等温线。海拔800m以下地区,年平均气温都超过25℃,≥10℃活动积温,一般在7500℃以上。1月份的平均气温一般不低于15℃,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一般在5℃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1.1℃(景洪市1983年4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2.7℃(景洪市1974年1月6日)。
整个地区四季不明显,长夏无冬,终年无霜,历年无雪。利于植物生长,但有的年份出现≤5℃的低温,对热带经济作物有不同程度危害。年温差小(一般在9.1~10.4℃),日温差大(一般在12~13℃),历年来最大的日温差达27℃。
3.逆温层
西双版纳的山地,常形成气温在低空随海拔升高而增温的逆温现象。晴天夜间一年四季皆有逆温层出现,以冬春显著,而且梯度较大。逆温层的存在,导致部分热带植物分布的倒置。
4.垂直气候带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气候垂直带明显。
(1)北热带:海拔在800m以下,≥10℃积温为7400~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14.4~17℃,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大于3.2℃,土壤为砖红壤,自然植被有热带雨林、季雨林、黄竹林。
(2)南亚热带:海拔800~1500m的地区,≥10℃积温为6050~7400℃,最冷月平均气温10.7~14.4℃,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为-2~3.2℃,土壤为赤红壤,自然植被是季风常绿阔叶林。
(3)中亚热带:海拔1500~2000m的地区,≥10℃积温为5000~6050℃,最冷月平均气温8~10.7℃,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为-3~0℃,土壤为山地红壤,自然植被是苔藓常绿阔叶林。
5.降水
西双版纳雨量充沛,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量为1193.7~2491.5mm,气候介于半湿润与湿润热带气候类型之司。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5~10月份湿季(雨季)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1.6%~85.2%,干季的11月份至翌年4月份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4.8%~18.4%,降水最多月是7~8月份,最少月是2月份。
6.雾
雾日多是西双版纳气候的重要特点。只要是晴天,几乎全年都有雾,冬春雾多,11月份至翌年2月份有雾天数占70%以上,如勐腊有雾日为146.4d,全年40%的天数有雾;勐仑有雾日为115.6d,全年31.7%的天数有雾;曼稿有雾日为126.2d,全年34.6%的天数有雾。
7.风
西双版纳是中国著名的静风区,勐腊平均风速为0.7m/s,大风日数5.2d,静风率60%;曼稿平均风速为1.3m/s,大风日数13.2d,静风率55%。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域性增热不均,往往在每年4~5月份的旱季与雨季交替期间,出现8级以上局部阵性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