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楔形和下降楔形

上升楔形和下降楔形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7-01-03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6596

标签:

摘要: 楔形分为上升楔形和下降楔形.具体就是指既有收拢趋势或扩张趋势的图形.上升楔形可分为持续图形或逆转图形两种。下降楔形(Falling Wedge)是出现在上升价格顶部的一种常见形态。在价格出现上下小幅波动的整理期间,下降楔形可分为持续图形和逆转图形两种。 上升楔...

楔形分为上升楔形和下降楔形.具体就是指既有收拢趋势或扩张趋势的图形.上升楔形可分为持续图形或逆转图形两种。下降楔形(Falling Wedge)是出现在上升价格顶部的一种常见形态。在价格出现上下小幅波动的整理期间,下降楔形可分为持续图形和逆转图形两种。

上升楔形

在持续图形中,上升楔形呈倾向上斜直到相遇现时的下降走势。而逆转图形亦会同样呈向上倾斜,但成交则顺势上升。无论任何一种图形,这图形都被视为看淡。

上升楔形通常拖延至三至六个月时间,并能提供投资者一个警号——市势正在逆转中。上升楔形的形成,最少以两点高点,以每点的最高及先前的最高点连成一条最高的阻力线;同样,最少以两点低点,以每点的最低及先前的最低点连成一条最低的支持线。在上升楔形中,价格上升,卖出压力亦不大,但投资人的兴趣却逐渐减少,价格虽上扬,可是每一个新的上升波动都比前一个弱,最后当需求完全消失时,价格便反转回跌。因此,上升楔形表示一个技术性的意义之渐次减弱的情况。当其下限跌破后,就是沽出讯号。 

是一个上升楔形的例子,价格于七月中由一个跌市开始慢慢下跌,在A点和B点相符的新低,分别形成新高。但相对强弱指数(RSI)显示,由A点至B点间的升幅却出现了顶背驰。当下斜线与价格相遇,上涨趋势没有足够的动力使价格推上,价格随即跌穿支持线C点,下跌趋势因此而持续。 

上升楔形的特征

股价经过一段时间大幅下跌之后,出现强烈的技术性反弹,当股 价弹升到某个高点时,就掉头回落。不过这种回落较为轻微而缓 和,因而股价在未跌到上次低点之前已得到支撑而上升,并且越 过上次高点,形成一浪高于一浪的趋势。第二次的上升止于另一两点之后,股价再度回落。我们把两个高点和两个低点分别用直 线连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上倾的楔形,这就是上升楔形。 

上升楔形的实战意义

在整个上升楔形的形成过程中,成交量不断减少,整体上呈 现价升量减的反弹特征上升楔形整理到最后,以向下突破居多 0地图350)。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上升楔形只是股价下跌过程中 时一次反弹波,是多方在遭到空方连续打击后的一次无力挣扎而已.那么投资者见到上升楔后究竟应如何操作呢?作为股市中 人应该明白,上升楔形只是反弹,并不能改变般价下跌的均势.因 此,持筹的可趁反弹时卖出一些股票,进行减磅操作,而一发现 股价跌穿上升楔形的下边线.这时就不要再存幻想了,应立即抛 空离场,以避免股份继续下跌带来的更大风险。持币的要要经得起 市场考验,不为反弹所动,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持币观望,不买股票。

下降楔形的特征

在持续图形中,下降楔形呈向下倾斜,直到相遇现时的上升走势。反之,逆转图形亦同样呈向下倾斜,但成交则顺势下降。无论任何一种类型,这图形都被视为看好。下降楔形通常拖延至三至六个月时间,并能提供投资者一个警号——市势正在逆转中。下降楔形的形成,最少以两点高点,以每点的最高及先前的最高点连成一条最高的阻力线;同样,最少以两点低点,以每点的最低及先前的最低点连成一条最低的支持线。 

价格经过一段时间上升后,出现获利回吐,虽然下降楔形的底线往下倾斜,似乎说明了市场的承接力不强,但新的回落浪较上一个回落浪波幅更小,说明沽售力量正减弱中,加上成交量在这阶段中的减少可证明市场卖压的减弱。 

在下降楔形中,价格上升,卖出压力亦不大,但投资人的兴趣却逐渐减少,价格虽上扬,可是每一个新的上升波动都比前一个弱,最后当需求完全消失时,价格便反转回跌。因此,下降楔形表示一个技术性的意义之渐次减弱的情况。当其下限跌破后,就是沽出讯号。下降楔形的出现告诉我们升市尚未见顶,这仅是升后的正常调整现象。一般来说,形态大多是向上突破,当其上限阻力突破时,就是一个买入讯号。 

如图是一个下降楔形例子,价格一直向下滑,以A点和B点相符的新高,分别形成两个新低。但移动平均背驰指标(MACD)显示,在A点至B点间的跌幅却出现了底背驰。当下斜线与价格相遇,下涨趋势没有足够的动力把价格推低,价格随即升破C点的阻力位。上升趋势因此而持续。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