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22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4403

标签:

摘要: 1.全局用户视图:全局用户视图与集中式空间数据库的局部用户视图的概念是一样的。全局用户由于专业、研究领域和角度的不同,所关心的问题、研究的对象、期望的结果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而对地理现象的描述也是不同的,形成了不同的全局用户视图。有一点和局部用户视图不同,那...

1.全局用户视图:全局用户视图与集中式空间数据库的局部用户视图的概念是一样的。全局用户由于专业、研究领域和角度的不同,所关心的问题、研究的对象、期望的结果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而对地理现象的描述也是不同的,形成了不同的全局用户视图。有一点和局部用户视图不同,那就是全局用户视图的数据不是从某一个场地的参与空间数据库中抽取,而是从一个虚拟的由各参与空间数据库的逻辑集合中抽取。但是,对于全局用户而言,数据好像就在本地,它不必关心数据分片和它的物理位置。

2.全局概念模式:它定义了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提供给全局用户共享的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即所有全局图层的定义,使得全局图层如同没有分布一样。全局概念模式是使用全局统一的空间数据模型定义的。

3.分片模式:每一个全局图层可以分为若干个不相交的分片,分片模式就是所有分片定义的集合,由于分片在物理上是分布的,因此,分片模式就必须详细描述分片的物理分布;言息;同时,由于空间数据分片存在着各种分片冲突,因此,从分片模式映射到全局概念模式,即同构整体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冲突、消除冲突的过程。

4.局部概念模式:局部概念模式定义了参与空间数据库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即戶/有局部图层的定义。它是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是全集)。局部概念模式是由局部空间数据模型定义的,如果局部空间数据模型和全局空间数据模型不相同——即分片是异构的,那么全局系统的分片模式和局部概念模式之间必须有数据模型的转换。也就是说,将异构空间数据库集成到多空间数据库系统时,有个将局部数据模型映射到全局数据模型的过程,即异构同化的过程。

通过从集中式系统的局部概念模式到分布式全局系统的分片模式、全局概念模式,最后到全局的用户视图,多空间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分布透明性,包括分片透明性、位置透明性和局部数据模型的透明性,以及局部空间查询语言的透明性。

所谓分片透明性是指全局用户只对全局图层进行操作,而不需要考虑全局图层的分片;所谓位置透明性是指全局用户不必了解分片的存贮场地,全局用户对全局图层的操作就好像对本地数据的操作;局部数据模型的透明性是指全局用户不必了解局部场地上的空间数据模型,模型的转换由全局系统的分片模式和局部概念模式的映像完成;同样,局部空间数据查询语言透明性是指全局用户只需要知道多空间数据库的语言,而不必了解局部场地上的空间查询语言,语言的转换也是由全局的分片模式和局部概念模式的映像完成。

正是因为实现了分布的透明性,全局用户可以使用单一的空间数据模型和单一的空间查询语言,操作逻辑上统一、物理上分布的异构的空间数据。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讨论,实现多空间数据库系统的集成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选择全局统一的空间数据库模型来描述全局概念模式和分片模式;

2.选择全局统一的空间查询语言作为全局系统和用户的交互界面;

3.解决分片的异构性,实现局部概念模式到全局分片模式的转换,即异构同化;

4.解决分片冲突问题,构造全局的概念模式,即同构整体化。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