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库技术的产生背景

空间数据库技术的产生背景


发布日期: 2017-02-14 更新日期: 2017-02-14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5054

标签:

摘要: 虽然数据库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广泛使用,对文本数值型数据管理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对于结构复杂、数据量庞大、具有拓扑关系的空间数据还是无能为力的。近几年随着数据库管理系统和GIS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空间数据库技术,使大型商业数据库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管理成为了...

虽然数据库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广泛使用,对文本数值型数据管理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对于结构复杂、数据量庞大、具有拓扑关系的空间数据还是无能为力的。近几年随着数据库管理系统和GIS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空间数据库技术,使大型商业数据库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管理成为了现实,解决了GIS数据管理的诸多难题。故在GIS软件中,一般采用文件(例如ARC/INFOCoverage、MGEDGN)或者专门图库(例如ARC/LMFOArcStorm)的形式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往往是分开进行管理的,属性数据通过商业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而空间数据采用GIS自身所特有的管理方式,通过一定方法将空间数据和属性关联起来。这种方式弊端是明显的,一方面,它增加了数据维护和管理的难度,特别是对以文件形式存在的空间数据,其安全性维护、数据更新、共享等难度大;另一方面,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割管理,它们之间是“有缝”的,使软件数据结构复杂,整体性能下降。

随着GIS应用的日益广泛,其数据管理方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1997年法国数学家F.Bouille提出了超图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多类对象的链接,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无缝联接。在数据库技术方面,近几年产生大长二字节型数据类型(BigLong Binary Type)技术,一个字段的容量可高达4GB,通过二进制的方式实现对多媒体对象、矢量对象、数据包等对象型数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空间数据库技术,即利用DBMS实现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当然空间数据库不仅仅是实现对数据保存功能,在这个基础上,一些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也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或中间件(MiddleWare)来完成。目前正在发展空间结构化査询语言,即采用SQL的语法和结岣,增加一些空间操作功能,能够进行空间査询,这样就可以在数据库服务器端完成査询功能,而不是在客户端来进行数据过滤,这可以大量减轻网络负载。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