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基本概况

阿根廷基本概况


发布日期: 2016-10-24 更新日期: 2016-12-22 编辑:xuzhiping 浏览次数: 7918

标签:

摘要: 自然 历史 文化 经济 城市和旅游地 重要人物 知识集锦 相关链接 国名阿根廷共和国(Argentine Reputilic),代码AR。 国旗旗面自上而下由浅蓝、白、浅蓝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长方形中间是一轮“五月的太阳”。太阳本体酷似一张...

国名阿根廷共和国(Argentine Reputilic),代码AR。

国旗旗面自上而下由浅蓝、白、浅蓝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长方形中间是一轮“五月的太阳”。太阳本体酷似一张人脸,是阿根廷发行的第一枚硬币的图案。浅蓝色象征正义,白色象征信念、纯洁、正直和高尚;“五月的太阳”象征自由和黎明。

国徽椭圆形。椭圆面上蓝下白,为国旗色,上端有一轮“五月的太阳”。椭圆形中有两只紧握着的手,象征团结;手中握有“自由之竿”,象征权利、法令、尊严和主权;竿顶为红色的“自由之帽”。椭圆形图案由绿色的月桂树叶环绕,绿色象征忠诚和友谊,月桂树叶象征胜利和光荣。

面积2780400平方千米。

人口4012万。

民族白人占总人口的95%,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余下的为印第安人。

语言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

宗教76.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国庆5月25日。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24个行政单位,由23个省和1个联邦首都区组成。

货币比索

自然

位于南美洲东南部,西以安第斯山的山脊线与智利为界,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接乌拉圭和巴西,东临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面积仅次于巴西,为拉美第二大国。

整体地势西高东低。西部的安第斯山脉纵贯南北,以它为主体的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0%以上,其最高峰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为南美洲第一髙峰,也是西半球的最高峰。东部和中部是一望无际的潘帕斯草原,地势开阔坦荡,略向东倾斜,这里是世界著名的大农牧区。北部主要为广袤开阔的查科平原,査科平原地势低洼,多沼泽和洼地,平原上有大片的亚热带森林。南部则为巴塔哥尼亚高原,整体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降低。

河流除了巴拉那河外,多发源于安第斯山脉的东坡,向东流入大西洋。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流经巴西、巴拉圭进入阿根廷,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

阿根廷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所以国内气候相差悬殊,北部属于热带气候,中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北部24℃,南部5.5℃。

历史

16世纪前,阿根廷居住着印第安人。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开始涌人大量的外国殖民者,1535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5月25日,“五月革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爆发,推翻了西班牙总督,成立了其历史上第一个政府委员会。1812年起,阿根廷人民在民族英雄圣马丁的领导下,开展了反对西班牙殖民军的大规模武装斗争,1816年7月9日宣布独立。1853,阿根廷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并且建立了联邦共和国,乌尔基萨为联邦第一任总统。自20世纪30年代起,阿根廷出现军人与文人交替执政的局面,到80年代中后期经济衰退,社会政治动荡。1982年,与英国爆发马岛战争并很快战败。后军政府倒台,阿方辛民选政府上台,恢复宪制并开始大力推进民主化进程,阿根廷的民主政体逐渐稳固下来。1989-1998年,正义党人梅内姆执政,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实现了经济模式向自由化转轨。1994年第四次修改后的宪法规定阿根廷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代议制民主。但自梅内姆后,阿根廷政局动荡,总统更替频繁,直到2003年基什内尔当选总统之后才有所改善。1972年2月19日与中国建交。

文化

不同于南美其它各国的文化艺术植根于本土的传统,阿根廷的各类文化艺术都体现出很浓厚的欧洲风味,从它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电影、摄影中都可以看到西班牙、意大利还有法国文化的影子。当然,谈到阿根廷文化,还少不了探戈、美酒、足球,热情奔放的探戈、风格自由洒脱的足球,正是阿根廷文化自由、热情、开放的体现。

教育水平比较高,属拉美前列。实行13年制义务教育。著名的大学有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拉普拉塔大学和国立科尔多瓦大学。科研水平也居拉美前列,有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原子能委员会、国家农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都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机构,阿根廷政府也非常重视科技和产业创新。

新闻出版属拉美前列。出版社遍布全国,大部分集中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主要报刊是《民族报》、《号角报》等。最有影响力的通讯社是美洲通讯社,是国家占多数股份的公司。全国有电台1400多个,电视公司10家。

经济

阿根廷是综合国力较强的拉美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其中矿产资源居世界第六位,有石油、天然气、金、铜、铝、铀、铅、锌、硼酸盐、黏土等矿产,由于勘探技术水平的限制,大部分的矿产资源都未能得到开发利用。水力和沿海渔业资源也很丰富。拥有面积广阔的森林,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5.06%。

工业较为发达且门类齐全,有钢铁、电力、汽车、石油、化工、纺织、机械、食品等部门。核工业发展水平居拉美前列,现拥有2台运行中的核电机组,7座研究堆和较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农牧业发达,是世界粮食、大豆和肉类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国,素有“世界粮仓肉库”之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葵花籽等;畜牧业以词养牛羊为主。出口产品主要为谷物、牛肉、皮革、羊毛、栲胶和钢材等;主要进口工业原料、化肥、机械、燃料及其制成品、电子产品、医药产品、汽车、有机化学品等。

阿根廷是南美最大旅游国,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共8处,拥有巴里洛切风景区、伊瓜苏大瀑布、冰川国家公园等著名景点。旅游是阿根廷的第三大创汇产业。

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水运、航空也很发达。铁路总长达到34059千米,公路总里程超过50万千米,海港和内河港口共63个,港口的吞吐量1.57亿吨,机场58个,其中超过1/3是国际机场。

城市和旅游地

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根廷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初建于1563年,1880年成为阿根廷的首都。位于阿根廷中东部,拉普拉塔河河口地区。城市面积202.9平方千米,包括22座卫星城。人口众多,占全国人口的1/3。同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一半。全市有许多大学、科学院和其他科研机构,最著名的是创办于1821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拥有南美最大的港口,陆、空交通很发达,市内建有地下铁道。因经济繁荣,人口众多,交通发达,享有“南美巴黎”的美誉。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全称为“圣迪西玛特立尼达德圣玛丽亚港德布宜诺斯艾利斯”,据说是世界最长的地名之一,其西班牙语意为“好空气”。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常青。市区以拉普拉塔河岸为基线像扇面一样绽开,来自世界各地的树木都在此蓬勃生长,绿化程度非常高。市中心为五月广场(E5),广场上有洁白的纪念碑和总统府“玫瑰宫”(E5),以广场为中心,许多著名的街道向四周延伸。2000多条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其中里瓦达维亚街长达37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街道之一。宽达140米的7月9日大街,属于世界最宽的街道之一。还有繁华热闹的佛罗里达大街,街道两旁商店、咖啡馆、舞厅鳞次栉比,有“南美百老汇”之称。城市建筑带有明显的欧式建筑色彩,古风浓郁的哥特式、罗马式建筑与现代化高层建筑交相辉映。在市南部圣特尔莫和蒙特塞拉区保留了较多的欧式古老建筑。在以“雕塑城”著称的布城中布满了各种青铜和白石雕像。另外,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南的博卡区是阿根廷国粹“探戈”的诞生地。

科尔多瓦

科尔多瓦省的省会,为全国第二大城市。位于阿根廷中部,普里梅罗河畔。阿根廷中部地区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周围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由于拥有便利的交通和大型的水电站,使其成为周围地区的贸易中心。同时,它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之一,拥有阿根廷的第一所大学——国立科尔多瓦大学,再加上造型各异的欧式古建筑、美丽的风景和宜人气候,使其成为阿根廷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批外来游客。

罗萨里奥

阿根廷第三大城市,是北部和中部各省的进出口港,位于巴拉那河下游河畔,属于阿根廷东部的圣菲省,可出入万吨海轮。它是大平原上农牧产品的加工中心,也是重要的工业城市。

科隆大剧院

位于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世界第三大歌剧院,建成于1908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座文艺复兴式的建筑拥有世界最大的舞台,耀眼的金箔、晶莹透亮的吊灯、红色的天鹅绒地毯辉映出奢华。马蹄形的剧院大厅、世界上最大的舞台和围绕着大厅的七层包厢彰显着大气。大厅穹顶的51幅绘画、随处可见的音乐人雕像、走廊上目不暇接的名剧剧照和艺术品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再加上绝妙的音响效果和世界一流的剧团、舞团和艺术家,这些都成就了科隆大剧院强大的吸引力。

瓦尔德斯半岛

位于阿根廷中部,濒临大西洋,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为世界自然遗产。岛上只有一个小村庄,居住了几百人,其余大部分“居民”是海象、麦哲伦企鹅、抹香鲸、美洲鸵鸟、红鹤、狐狸等野生动物。

阿根廷湖

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冰川湖,是阿根廷的旅游胜地。湖深187米~324米,周围有150多条巨大的冰川河。冰块在河水中漂浮,最大的可形成80米的冰墙,有的在缓慢的移动中发生断裂,伴随着风声发出巨大的声响,这些都构成一幅壮美的景象,与周围秀丽的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无数游人叹为观止。

伊瓜苏瀑布

位于阿根廷和巴西的交界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瀑布之一。瀑布的平均落差72米,分275股激流从天而降。在洪水期瀑布都连在一起,宽达3千米~4千米,水声如雷,可传几十千米。伊瓜苏瀑布磅礴的气势和壮观的景象矜让美同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感叹“美国的尼亚加拉瀑布只能算厨房的水龙头”,一时传为笑谈。

重要人物

何塞•德•圣马丁(1778-1850)

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独立战争的领袖之一,阿根廷的民族英雄。出生于阿根廷东部的科连特斯省,八岁时随父亲去西班牙,参加过西班牙人民反对拿破仑的解放战争。1812年返回阿根廷,带领阿根廷人民开展了反对西班牙殖民军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并最终获得民族独立。后又率领自己组建的“安第斯军”和“解放秘鲁军”进行远征,于1818年和1820年先后进军智利和秘鲁,帮助它们获得独立。秘鲁人民推举其为“护国公”。1822年,功勋卓著的圣马丁激流勇退,辞去“护国公”的职务,回到阿根廷,1824年前往法国,1850年在法国逝世,享年72岁。

知识集锦

阿根廷探戈1880年,探戈诞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博卡区。它继承了阿根廷民间舞曲的传统,吸取了“阿瓦内拉”、“坎东贝”等黑人舞蹈的旋律和节奏,成为阿根廷民族风格的新型舞曲,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

白银阿根廷阿根廷的国名由拉丁语“白银”一词演变而来。这个名字起源于当初西班牙探险者对于阿根廷贵金属储量错误的估计,事实上阿根廷的白银储量并不算丰富,但是却拥有丰饶的物产和肥沃的土地,这些才是阿根廷的白银。

相关链接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