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以海洋 贝藻类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域,由面积大于 500m2的52个岛屿,数十个明、暗礁及周围海域组成,总面积为201.06km2,其中岛屿陆域面积1...
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以海洋 贝藻类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域,由面积大于 500m2的52个岛屿,数十个明、暗礁及周围海域组成,总面积为201.06km2,其中岛屿陆域面积11.13 km2,海域面积189.93 km2。保护区所处范围的地理坐标为120° 56'30"~121°08'30"(E),27°24'30"~27°30'00"(N)。主岛——南麂岛位于列岛中央,面积7.64 km2,其中心位置的地理坐标为121°05'(E)、27°27'(N),西距大陆最近点约55km,西北离温州市约93 km,南至台湾省台北市约270 km,东为宽阔的东海大陆架海区。
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独特,物种资源丰富,生物区系复杂。区内岛礁星罗棋布, 有沙滩、泥滩与岩礁等多种岸滩类型,海域为台湾暖流和江浙沿岸流交汇、交替消长的区域。 据初步调查,区内分布有贝类421种,大型底栖藻类174种,微小型底栖藻类155种,鱼类397 种,甲壳类257种,其他海洋生物157种,并发现了一些罕见的海洋生物新种。其中,贝藻类物 种尤为丰富,占全国的20%、浙江省的80%左右,有22种贝类在国内仅出现在南麂列岛,黑叶马尾藻是在南鹿列岛发现的海洋藻类新种。因此,本区一直被专家学者们誉为“贝藻王国”。
本区不仅生物物种繁多,而且还具有温带、热带两种区系特征和地域上的“断裂”分布现象,是中国南北贝藻类分布的交错带,因而在科研、生产和学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此外,本区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以金沙碧海、天然壁画、奇礁峭壁、怪石异洞、天然草坪等自然景观 和美龄宫、郑成功水军操练场及摩崖石刻等人文景观而闻名。
根据南麂列岛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生物物种和其他资源分布的差异性,以及本着“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和持续发展”的原则,将保护区划分为3类区域进行保护管理。核心区共有3处,即大山、小柴屿与上马鞍,面积为6.63 km2,实行封闭式保护,除必要的科研活动外,禁止其他人为活动;缓冲区面积66.98 km2,在保护的前提下,实行有控制的开发;实验区面积 127.45 km2,可在保护区管理局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开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