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家洞自然保护区地理环境概况

中国千家洞自然保护区地理环境概况


发布日期: 2016-05-19 更新日期: 2016-05-19 编辑:zhangxiang 浏览次数: 5286

标签:

摘要: 地理位置 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东北部的都庞岭西坡的灌阳县境内,地理座标为为北纬25°22'~25º31',东经111º11'~111º20'。与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跨道县、江永两县)交界,南与灌阳县新街乡相连,西与灌阳县灌阳镇接壤,北与灌阳县...

地理位置

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东北部的都庞岭西坡的灌阳县境内,地理座标为为北纬25°22'~25º31',东经111º11'~111º20'。与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跨道县、江永两县)交界,南与灌阳县新街乡相连,西与灌阳县灌阳镇接壤,北与灌阳县水车乡毗邻,总面积12231公顷。保护区距灌阳县城9公里,有2条公路与县城相连,灌阳县有高速公路与外部相连通,交通十分便利。 

地质地貌

自然保护区地处南岭山地都庞岭山系,为一褶断中山,主峰韭菜岭海拔2009.3m。为古生代加里东早期的花岗岩地层,山脚周围显露的地层则更早,有元古代震旦系和古生代的寒武、奥陶系,说明自然保护区在上元古代至下元古代是滨海沉积,经寒武、奥陶、志留纪漫长的地质年代,到志留纪末的加里东运动隆起上升,使震旦系至下古代沉积的地层褶皱、断裂,伴随着大量的花岗岩侵入,形成现代千家洞的花岗岩地质构造。由于地层褶皱强烈,沟谷侵蚀发育,境内溪谷幽深,地形复杂,地势陡峭,相对高差多在500~1700m之间,坡度大多为30°~50º。由于自然保护区内山体高大、峰峻谷幽、地表形态多样,导致生态环境局部各异,进而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气候

自然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原管理处所在地八道水(海拔375m)年平均气温17.1℃,气温垂直差异大,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51℃。最冷月1月,月均温5.7℃,最热月7月,月均温为27.0℃,极端最高温38.2℃,极端最低温-4.6℃,≥10℃的有效活动积温为4866.3℃,无霜期287天。年日照时数985h,年太阳辐射量66.6Kcal/cm2。年均降雨量2030mm,雨季持续时间长(4月中旬至9月下旬),相对湿度82%。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导致了土壤、植被垂直分布的多样性和规律性。

河流水系

自然保护区地表水系十分发育,发源于自然保护区内的大小河流有37条之多,呈树状分布,无外来水流,自成水系,它们分别汇入灌江的一级支流懈江和秀江,再流经湘江并入长江,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湘江的重要水源林地。

灌江发源于灌阳县境内海洋山洞井乡大河江梨子坪,源地海拔1600m。灌江全长176.6Km,全流域面积2000.5Km2,其中灌阳境内长144.2Km,流经洞井、观音阁、黄关、新街、灌阳、水车、文市等7个乡镇,流域面积1839.7Km2。

灌江一级支流懈江发源于自然保护区内的杉木岭,自东南往西北流经抱木坪、孙家岭、龙塘、新屋、周上,至桥头上注入灌江,全长17.4Km,总落差1034.0m,集雨面积65.5Km2,其上游称头道水,主要支流有靛棚江、腰坡江等。

灌江一级支流秀江发源于自然保护区内的滑石山,自东向西北流经双江口、秀凤、上王、蒋家坝,于飞江口汇入灌江,全长25.3Km,总落差1767.0m,集雨面积136.4Km2,主要支流有拾道江、雷家江等。据研究测定,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每年的河流径流量达1.56亿m3,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89万KW,可开发量0.48万KW,而且由于森林有减洪补枯、调节河流流量的作用,保证了自然保护区用周边内洪水期无水患,枯水期无水荒。且自然保护区周边灌阳、水车、新街等3个乡镇的12个村共计4.83万人和2066hm2农田的生活生产用水全部来自于自然保护区。

关注公众号
获取免费资源

随机推荐


Copyright © Since 2014.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 吉ICP备05002032号

Powered by TorCMS

OSGeo 中国中心 邮件列表

问题讨论 : 要订阅或者退订列表,请点击 订阅

发言 : 请写信给: osgeo-china@lists.osgeo.org